编者按
优秀社区工作法来自于基层实践,是对城乡社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科学总结,是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宣传推广、互学交流,支持和指导全市城乡社区总结提炼、广泛应用社区工作法,带动全市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整体提升,近期,经社区实践总结、县级择优推荐、市级审核整理,现宣传推广部分优秀社区工作法,供全市城乡社区学习借鉴。
“五小服务”擦亮“为民底色”
富平县城关街道渭运社区
渭运社区地处县城中心,面积约1.3平方公里,辖27个小区,常住居民3624户8253余人,驻区单位13个,工作人员15名,划分网格131个(其中一级网格13个,二级网格86个,三级网格32个),选派网格长13人、网格员176人。
一
建好小平台,展现“大作为”
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枢纽,网格化管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群众文艺小舞台”“院落议事会”为支撑的综合治理平台,形成社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1.建好小区党支部平台。成立小区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将物业公司经理、业主委员会主任等服务组织中的党员发展为支部委员,推动形成小区党支部领导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管理模式。
2.建好网格化管理平台。结合实际划分社区治理网格,注重把热心居民、老干部、老党员等发展为网格员,提升网格运转实际效能。
3.建好“群众文艺小舞台”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党的创新理论、社区治理政策、新道德新风尚等作为主题,组织居民开展文艺表演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4.建好“院落议事会”平台。建立院落议事会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按照收集民意—确定议题—协商准备—开展协商—反馈结果“五步走”程序,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行业单位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商议,及时解决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问题或群体性矛盾纠纷。
二
提供小方便,彰显“大温情”
梳理居民日常诉求,细化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方式,***、多元化联系服务居民,及时解决居民身边小事。
1.制发便民服务卡。对居民平时咨询较多的业务进行梳理,制发便民服务卡,标明社区工作人员****和负责业务,以及“三官一律”、家政服务、水工、电工等****,让居民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
2.建立“便民利民乐民”服务清单。对辖区居民,提供社区一站式服务;对在外居民,提供线上服务和代办服务;对老弱病残居民,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队伍开展“敲门行动”,提供上门服务。
3.开设共享服务点。协调辖区单位、企业、个人,结合实际将运动场地、停车位、图书室、舞台等与居民错时共享,打造便民利民的共享式生活娱乐圈。
4.推行便民集市。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结合网格员走访摸排情况,突出居民个性化需求,把平时零散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集中起来,以集市的形式,定期、巡回在各个小区的活动广场集中“摆摊”设点,免费为居民提供磨刀、修补、理发、按摩等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服务,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居民群众尽享“暖心服务”的便利性。
三
化解小矛盾,实现“大和谐”
动态走访排查居民矛盾,将居民矛盾纠纷化解在日常平时,构建小区自治和谐环境。
日常走访排查化解。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热心居民反映等方式动态了解小区居民纠纷矛盾,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个体矛盾,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网格长、网格员等,联合“三官一律”,采取说情、说理、说法“三说”工作法进行调解,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群治群策协商解决。对于涉及居民共性利益的矛盾纠纷,由社区召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共驻共建单位等,召开“院落议事会”,现场协商解决,化解居民矛盾。
四
点亮小心愿,传递“大爱心”
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开展“小心愿、我来圆”主题活动,点亮困难居民“小心愿”,打造有爱心、有温度的社区。
1.“小心愿”征集。线上线下长期开展“小心愿”征集活动,将征集到的困难居民“小心愿”进行核实,统一张贴在社区“心愿墙”、发布于社区公众号、朋友圈,组织助老、助学、助孤、助残、助贫等活动。
2.“小心愿”认领。动员辖区单位党员、社会爱心人士、热心居民根据自身能力,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自愿认领,帮助圆梦。
3.“小心愿”奖励。社区对点亮心愿的党员、干部、群众颁发“爱心徽章”,5个“爱心徽章”可以兑换一个荣誉证书,形成正向激励,带动居民积极参与。
五
宣传小人物,扮靓“大风采”
建立以居民评价为基础的鼓励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居民、网格员队伍、驻区单位等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营造社区有榜样、身边有楷模、行动有标杆的浓厚氛围。
1.开设“小人物风采集锦”专栏。在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小人物风采集锦”专栏,及时宣传在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点亮心愿、志愿服务等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为居民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
2.开展“社区好人”评选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员、居民等征集好人线索,年底由社区整理审核后形成候选人名单,由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结合日常掌握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评选出的“渭运好人”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小人物”也是“大英雄”的社区服务导向。
3.激发网格员队伍参与活力。把网格员作为社区、小区后备干部培养的必经渠道和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对居民评价高的优先发展,对楼栋长(巷道长)进行敲锣打鼓授牌上岗,让他们被看见、受尊重、得荣誉,激发网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
往期回顾
●
供稿:市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科
欢迎投稿至邮箱: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