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没有地方健身?在学校里没时间锻炼?老年人健身怕不安全?从2024年1月1日起,《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体育法的重要体现,又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特色做了提炼和补充。针对老百姓在运动时遇到的实质性问题,从法律层面提供解决的依据。
“金角银边”变身健身场有了依据
《条例》指明,在确保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高架桥下空间、闲置地、楼顶空间等场地资源,暂不变更土地性质或者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前我没地方去,现在我每周都来这儿打球。”上海市民曾超说。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一处高架桥下的空间,变身为五彩斑斓的洛克体育公园。粉红色的“火烈鸟”、深黄色的“猎豹”、黑白条纹的“斑马”……工作人员介绍,在平时和周末的晚上,球场经常爆满。
再也不怕体育课变数学课
《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倡导学生每天参加校外体育锻炼一小时,家庭、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和保障。足球、排球、象棋、围棋、冰壶、射击、击剑……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学校体育课与卢湾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深度绑定。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体育教研组长陆倍倍介绍,每个班每周都会上五节体育课,另外还有两节活动课和自由选择的“早锻炼”课,此外每天还有30分钟的课间大活动以及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我们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标准已高于《条例》的规定,周末学生也可以选择体育兴趣课继续参与体育锻炼,确保运动时间足、内容多、效果好”。
AED为运动保驾护航
5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27位持有救护员专业证书的工作人员、总共有47位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操作AED设备……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的游泳馆、室外足球场、室外网球场等场所内,AED设备被放在了服务台等最显眼的地方。《条例》规定,公共体育场馆应当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鼓励有条件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东体场馆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玮表示:“生命高于一切!为了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东方体育中心每年都会例行检查、更换破损的设备,每个月都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AED设备使用演练,保障市民运动的安全。”
《条例》共12章69条,分为总则、全民健身、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内容,涵盖了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这是上海市体育领域**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说《条例》内容务实管用,从法律层面破解了体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痛点,构建完善了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