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
深圳在2月10日已完成 R1(671B)满血版模型在政务云上的部署,并于2月13日组织开展全市使用操作培训,成为全省**基于政务云信创环境下全市范围部署应用的城市。此次部署工作由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织开展,其积极拥抱新技术,基于已建成的智能算力专区和人工智能中台,快速完成了满血版模型部署。同时提供面向政府工作人员的智能问答服务和面向开发人员的行业应用服务。模型部署经过了严格测试,确保了高负荷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配备了7×24小时的专业运维团队和运营服务体系。
福田区更是率先推出基于开发的AI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通过“技术-场景-数据”三位一体的创新方式,构建“人机协同、数智驱动”的新型政务工作模式。以全尺寸 R1为核心底座,有效破解传统政务大模型痛点。目前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在公文处理、民生服务等多元场景中,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例如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
广东3月1日起调整**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经济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省**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25年3月1日起调整提高月**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工资标准。
调整后,广州、深圳执行一类标准,广州市调整为2500元/月,深圳市调整为2520元/月,两市对应的非全日制小时**工资标准均为23.7元/小时。二类标准调整为2080元/月,执行地区为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三类标准调整为1850元/月,执行地区为汕头、惠州等;四类标准调整为1750元/月,执行地区为韶关、河源等10个市。
随着**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也将提高。按照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当年月**工资标准的90%,深圳市失业人员每月可领取失业金2268元,比原来多领144元。此次调整还推动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制度保障范围,督促企业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支付工资也不得低于当地**工资标准。
意义与影响
深圳全面启用,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加速打造一批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创新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的**化、精准化,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广东调整**工资标准,对于劳动者来说,能够提高收入水平,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企业而言,虽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人力成本,但也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宏观层面看,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总之,深圳全面启用和广东调整**工资标准,一个是在科技领域推动城市治理创新,一个是在民生领域加强保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深圳乃至广东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