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英语项目生10月加入七联,选考75家公司,面试120+场,本選考斩获15+内定

更新时间:2025-02-18 04:20:54 浏览:

七联优秀学员访谈

英语项目生10月加入七联,选考75家公司,面试120+场,本選考斩获15+内定(图1)

为感谢广大学员们的信任和支持,七联就职特地开设「学员访谈」栏目。

每月定期邀请优秀的内定学员,分享TA身上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以他人为鉴,助力就活

优秀内定学员介绍

基本信息

身份:七联23卒学员・F同学

课程:七联・在日就职训练营

出身:北海道大学・理科大学院(英语项目)10月生

インターン选考公司(部分列举)

アクセンチュア、NTTデータ、NTT 、 、IBM、日立製作所、日本タタ・コンサルタンシー・サービシズ、富士通ジャパン、大和総研、IJDS、ソフトバンク、リコージャパン

本選考选考公司(部分列举)

SONY、ソフトバンク、Disco、日本IBM、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東京エレクトロン、、IJDS、日立ハイテック、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NTT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NTTドコモシステムズ、NTT東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データ、NEC、DXCテクノロジー·ジャパン、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ソフトウェア、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日立システム、株式会社ニトリ、パーソルプロセス&テクノロジー、TDCソフト、NTTコムウェア、パナソニックエコシステムズ、リコージャパン、ISID、富士ソフト、DTS、JSOL、Klab、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日本総研、日本総研情報サービス、CTCテクノロジー、野村総合研究所、NTTデータCCS、日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ダイキン工業、HGST、、オムロン株式会社、日産自動車、キオクシア、日立システムズ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サービス

本選考内定公司

Disco、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東京エレクトロン、HGST、、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DXCテクノロジー·ジャパン、日立ハイテック、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ダイキン工業、キーエンスソフトウェア、TDCソフト、JSOL、NTTデータCCS、ジール

学员访谈・第24期

#七联学员访谈

国内公务员工作三四年后决定来日

疫情下人在国内开启在日就职

七联:简单做下自我介绍吧。

F同学:国内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政府机关工作,差不多当了三四年的公务员,2019年辞职来到日本读语言学校,语言学校就读期间申请到了北海道大学的大学院,接着快过年就回国了,碰上新冠疫情爆发,一直没有机会来日本,直到2022年(今年)4月才来到日本。

七联:本科毕业在国内工作有什么考量吗。

F同学: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想到以后要出国,就想着先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发现实在是太平淡,一味按部就班地生活,就想出国读一个研究生。

七联:没想过在国内读研吗。

F同学:没有,当时一心想出国,去哪个国家都可以。

正好在国内认识了日本语言学校的人,有一个契机就来了日本。欧美国家于我来说不太适合长期生活或发展,还是喜欢日本这种比较舒服、恬静的氛围。

七联:辞掉公务员的工作是想走出原先的舒适圈吗。

F同学:算是吧,大学时候来日本旅游过,那阵感受到的日本社会文化、人文氛围,都还挺向往的。

我本身也是喜欢跟不同人打交道,愿意接触更多人的性格,想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家里也很支持我的决定。

七联:来日本前有学过日语吗。

F同学:完全没学过,日语零基础,辞职后在国内学了五十音就过来了,对动漫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当初来日本的目的很单纯,想换一个环境学习和生活。

七联:留学之初打算长期留在日本吗。

F同学:是的,辞掉公务员工作的时候就想说未来去哪个国家工作,在哪个国家生活,是奔着一个长期定居的目标选择的日本。

七联:现在也是这么想的吗。

F同学:嗯嗯,毕竟在这边也找到工作了,如果能在日本长期工作就在日本长期工作,还挺喜欢在日本生活的,比起回国,留在日本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七联:报考大学院专业时有考虑跟就职相关吗。

F同学:大学的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大学院的专业是环境科学,包括国内公务员的工作也是跟自然、资源相关。

七联:始终跟环境领域有关联。

F同学:我个人对此也很感兴趣,所以大学院选专业时就选了相关的专业,没太考虑就职的因素。

七联:以专业为优先进行选择。

F同学:对的,考学的时候还有读博的计划,心想读博之后能不能留在大学,做一些教学类的工作,便继续选了自己擅长的专业。

当时也有报以日语授课为主的コース,结果都失败了,其实为了练习日语,2019年来日本读语言学校的时候打过工,刚开始不太适应,日语也不太会说,后来就想说日语行不通,那就考英语项目吧。

七联:这么看来英语在就职中是一个强项

F同学:算是一个强项,但还是想先用日语就职,如果不行再用英语找工作。毕竟是在日本工作,还是想在就活的过程中锻炼日语,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提升日语的机会。

就活结束回过头看,每天面试都要说日语的那段日子确实感觉到日语越说越好了,而由于日语的提高,反过来也会让自己在面试中表现得更加自信。

七联:日语的提高与面试的表现互相成就。

F同学:没错!

七联:后来没有继续读博,转而就职的原因是什么。

F同学:因为疫情过不来日本,人一直在国内上课,加上是理科生,研究进展得不是特别顺利,没有发表很多文章,也在分析自己未来到底适不适合搞研究,不太确定能不能通过教职的路径留在大学,所以就决定先找工作。

七联:随着学业方面的一些变化,人在国内决定在日本就职了。

F同学:是的,现在回过头想一想,如果大学院研究期间人在日本的学校,可能会是不一样的选择,但当时一直是线上上课,实话实说,做研究还是蛮痛苦的。

#七联学员访谈

大学院一年级四五月份接触就职

参加One-day实习明确不适合咨询

七联: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日本就活。

F同学:其实还挺早的,应该是2021年四五月份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七联举办就活公开课(公益就职讲座)的信息,参加七联的就活公开课算是开启就职的**步。

那是**次接触就职,了解到就职是什么,基本有哪些流程,对就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之前对就职没有什么概念。

说来也巧,打算在日本就职、产生在日本找工作想法的那一天恰巧看到了七联就活公开课的信息,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七联整体的评价还不错,才参加了七联的公开课(就活公益宣讲会)。

听完公开课才知道,原来新卒在日本找工作很早就要开始了,但因为当时学业比较忙,正式开始就职是十月份。

七联:大学院入学一年之际正式就职。

F同学:对的对的,参加完七联的就活公开课之后,就想着先把日语提高,考完了N1。

然后是了解企业,把听到的、看到的、可能感兴趣的企业都エントリー了一通,差不多10~20家公司,另外参加了一些One-dayインターンシップ,有些公司甚至不用提交ES就可以参加,这些都发生在十月正式就职之前,接着十月就正式加入了七联。

七联:参加One-dayインターン有什么收获吗。

F同学:知道日本公司的选考流程都有哪些,需要准备什么,比如GD&Case面试在考察什么,个人面试要经过几轮筛选,也了解到了日本大手企业的福利制度,对日本整体的就职环境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七联:通过实习发现自身有哪些不足。

F同学:意识到自己的日语真的不太行

一般来说,One-dayインターン刚开始会介绍公司的背景信息,之后大概率会有一个グループワーク,要么就是有一个破冰环节,让参加实习的就活生们互相自我介绍聊一聊。

因为基本上都是跟日本人聊,他们说话的语速很快,我几乎插不上什么话,虽然听力还行,但是口语很差,心想按这种情况我肯定找不到工作。

七联:通过实习发现语言的问题,口语的重要性。

F同学:是的,之前参加七联公开课知道就活选考有GD(小组讨论),等到自己真的遇到这种讨论形式之后,就发现一天好像如一年一样漫长。

记得是参加日本タタ・コンサルタンシー・サービシズ的实习,一天都特别繁忙,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很多时候无法用日语完全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意思,更别提还要发表自己的成果,跟人事一对一说话等等。

七联: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却表达不出来。

F同学:是的,有想说的内容,如果让我用中文或英语,我可以说,日语就只能用非常简单、非常基本的语言来说,可能面试官听着也很无奈。

再比如一个小组除了我都是日本人,我说的话他们听不太懂,但是他们为了让讨论进行下去,就会自动忽视我说的话。

七联:挫败感。

F同学:真的觉得日本就职好难

而且除了日语,也意识到了表达能力的不足,之后面试知道要结论先行,理清逻辑顺序,但实习那段期间不是先思考清楚再说,是想到什么就说了什么,说完事后才发现自己说得没有逻辑性,别人听着也一头雾水。

七联:一无所知的状态扎进就职的汪洋大海。

F同学:是这样子。

当时留存下来的印象就是IT、咨询行业对留学生比较友好,所以主要看的也是这些领域的公司。而且本科学过一些编程语言,没想到在日本找工作时派上了用场。

七联:经历实习觉得这些公司适合自己吗。

F同学:说实话,不太适合我

比如ITコンサル,咨询类的公司需要做很多提案去跟客户沟通,但我个人更想做偏技术类的工作,后来加入七联才了解到自動車・メーカー等各种各样的行业,就想做技术含金量更高一些的工作,跟书类接触比较多的工作不是很喜欢,可能也是因为自己日语不是很好,没有什么達成感。

七联:偏爱技术职有什么原因吗。

F同学:最早在国内工作的时候,主要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国际会议之类的组织和交流。每次跟外界互动,与人交谈的时候都挺开心,挺满足的,所以是不排斥跟人沟通的。但遇上天天开会,政策反复提案反复推翻这类的工作自己就很づらい。

后来在公司实习的时候,人事除了介绍职种, 也会邀请一些现役社员出席讲述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发现自己通常跟技术职位的社员交流得更多,可能他们的性格和说话方式更受自己喜欢吧。

七联:什么样的性格呢。

F同学:比较有条理,有逻辑,不是那么激进和有目的性。

七联:总体很温和。

F同学:是的,不会给人很大压力的感觉。

所以我在本選考选择职种的时候,就不会去选(咨询)コンサルタント的岗位,知道什么不适合我,不想做,是通过实习明确的。还有一个考虑因素,是因为自己更看重work–life 。

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反过来也会驱使自己去了解其他的业界。

七联:为什么选择大学院一年级十月加入七联。

F同学:参加完实习发现仅凭我自己很难实现就职的成功,无法通过公司的选考,比如日语,面试的能力都欠缺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拿到很好的Offer。

而且加入七联之前,基本没做过行业研究,企业分析,更没有行业研究的方法和Know-how,一直拖着就职的进度很不安。

七联:人在国内也非常受限,比较被动。

F同学:当时时不时能听到日本要开放入境的消息,就一心等着什么时候开放了来日本再正式就职。没想到迟迟没有开放,恰好已经十月了,怕来不及找工作,就果断加入了七联。

七联:作为十月毕业生,十月正式就职还不算晚。

F同学:四五月份不是听过七联的就活公开课嘛,课上老师讲了就活的时间轴,我当时算了一下,最晚十月也要开始就活了,所以在这之前我把学校的研究、论文发表差不多都弄完了,能安心、集中精力地就活。

#七联学员访谈

大学院一年级10月正式备战本選考

加入七联未满四个月收获第1个内定

七联:加入七联后如何准备就活。

F同学:加入七联的**件事,是预约Joey老师(理科生专项对策课程的老师)帮我一起列了推荐选考公司的List,主要基于“七联往期学员的内定公司数据统计”,“七联学员中跟我同一学校、及相关专业的同学都内定了哪些公司”,“公司招收留学生的採用実績”等参考标准,差不多列了四五十家公司,其中也有老师推荐的公司。

通过跟老师的详谈,对不同行业的公司规模和特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明确了选考的志望度,知道应该先投哪些公司,积累经验后再投哪些公司。

除此之外,老师也帮我重新梳理了ES基本事例(段子)的逻辑和框架。

七联:列公司List有考虑就职的轴吗。

F同学:当时并没有特别明确就职的轴。但有考虑一些要素,比如工作地在東京,职场氛围偏外企,对留学生友好一些,能够使用英语的工作环境等等。

七联:还是更倾向于外资。

F同学:是的。跟老师一起列的公司我都投了一遍,一边投公司一边准备ES。

写ES之前我已经把七联的“自我分析&ES基础对策课程”学了一遍,在知晓规则和对策的基础之上去架构自己的段子。另外我也会跟七联学员资料库中提供的“优秀ES”进行对照,根据业界的不同,每篇ES凸出的重点和风格都不太一样,自己正好仔细研究了一番。

刚开始写完ES会提交到七联的ES修改服务系统进行修改,总计提交了20+次,从老师的整体反馈来看ES写得还不错。

七联:学以致用

F同学:事实证明,除了日本IBM和富士ソフト,印象中投其他公司的ES基本都合格了,ES实际通过率可以达到95%,而且我印象中没有一家公司是因为Web-Test这一环节落的。

我个人是最开始一个月集中突击ES,把ES搞定后,后面再逐一攻克Web-Tset,面试。前期下功夫搞好ES,后面可以反复使用。

七联:是一种**的就活节奏。

F同学:确实,后期投其他公司顶多改一改志望動機。

七联:选择行业时有什么变化吗。

F同学:更关注メーカー类的公司,比如半导体,自動車(也投了一些保険公司)。

一个原因是把七联所有的行业分析课程学了一遍,发现自己对メーカー很感兴趣,另外一个起因是参加了每周老师主讲的“要闻速度”直播课程,通过他的课程才了解到半导体,自動車的魅力,接着就着手调查其中有哪些公司,比如看四季报上的企业排名ランキング等等。

另外想强调一点,选公司阶段真的要好好活用七联的内部资源,我在最开始跟Joey老师一起选公司的时候就把我能想到的,知道的资源都用上了一遍,事半功倍,为日后选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联:十月份正式就活,有参加秋冬实习吗,还是直接准备本選考。

F同学:我是直接准备本選考,包括最后拿到的公司Offer,都没有参加过秋冬实习。

线上一天的实习倒是参加过,但是两三天或者一周的实习没有经历过。主要原因是人在国内没有办法到线下参加实习,另外准备实习也比较分散精力。

七联:还不如一鼓作气直奔本選考。

F同学:是的

英语项目生10月加入七联,选考75家公司,面试120+场,本選考斩获15+内定(图2)

,加入七联后真的是全力以赴准备本選考。

七联:本選考还选考了IT公司。

F同学:对的,刚加入七联那阵很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有种“找不到工作”的危机感,急于想拿到一份内定。

综合了解下来。相比其他业界IT行业的内定率较高,是抱着这个心态选考了IT,既选考了外资公司,也选考了日资公司,选考的公司领域比较全面。

七联:觉得IT公司适合自己吗。

F同学:分岗位。如果是IT咨询,跟咨询差不多性质的工作就不太适合我,如果是开发岗就比较契合。

选考半导体,自动车公司的时候也是応募技术职相关的岗位,通过社员访问,发现这些岗位也很适合自己。

七联:哪些方面适合自己呢。

F同学:工作内容比较有成就感,开发岗位可以做新的东西,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归根结底还是想做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七联:感觉就职的轴也渐渐清晰了。

F同学:对的,除了考虑原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后来明确了目标行业(半导体行业为主)和职种,选考的大方向定了,就活的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在日后选考半导体公司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半导体行业的兴趣和热爱,觉得行业整体非常有发展空间,今后也想从事相关的工作。

七联:拿到**家内定是什么时候。

F同学:大约2022年1月份,拿到了一家IT公司的内定。

从十月加入七联正式开启就活,不到四个月就收获了**个Offer,安心了许多。

七联:最重要的是为之后的选考积攒信心。

F同学:是的,虽然刚开始内定的属于中小型的IT公司,但就活中没有白走的路,紧接着2月份拿到了シンプレクス的内定,真是信心大增。

七联:本選考解禁前就收获了内定。

F同学:这也是没想到的,能那么早拿到内定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说实话,拿到内定之前都是非常紧绷的状态,尤其是十月份刚加入七联就看到很多学员已经拿到了内定,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此前自己一直在国内,并不知道别人就职的进度是怎样的,还有就是当时自己的日语不过关,不管参加周末的模拟面试还是小组讨论,感觉大家都太强了。

七联:落差感比较大。

F同学:非常大。而且看到别人那么优秀还需要七联的帮助,还有七联的加持,我也要更加努力才行,毕竟有压力也不是一件坏事。

七联:事实证明,在紧绷的状态下依旧可以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己。

F同学:七联整体的就活环境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坚持的源泉,不管是老师,还是小伙伴,都会收到很多正反馈。

加入七联前对就活是零信心。真正的压力还是在于个人当时的水平不足以达到就活的能力要求,虽然自己前期很紧绷,七联的氛围反而是让我舒压的。

七联:七联是一个能量供给场。

F同学:我觉得是这样的,加入七联能让我完全沉浸在就活的氛围当中,是一种大家一起变好的积极环境。

比如我刚开始面试总掉,经常在学员群里发起面试接龙的练习,很多七联的小伙伴会来响应,也会分享他们面试的经历,大家都是互帮互助的关系,不是竞争或藏着不说。

#七联学员访谈

选考75家公司,历经120+面试

半导体公司一路开挂斩获15+内定

七联:加入七联后(本選考)共计选考了多少家公司。

F同学:一共选考了75家公司(包括后来辞退的企业)

七联:面试的通过率大概是多少。

F同学:公司面试的场次加起来差不多有120+场。因为刚开始日语不好,就像我前面讲的,跟老师一起列的List上面的公司全都报了,通过很多中小型公司的选考来练习面试。

面试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去跟面试官交流,所以练习的过程是少不了的。

七联:有预约七联老师进行个人模拟面试辅导吗。

F同学:有的,预约的老师还蛮多的,而且我会找不同的老师帮我练习,比如Karin老师,老师,Joey老师,Tesla老师,Grace老师。

除了预约老师进行一对一个人模拟面试,每月定期举办的周末群体模拟面试我也会参加,老师会点评每位学员的表现并给出实用的建议(根据选考时期不同每月举办的次数不同,我当时是隔周参加的)

七联:个人模拟面试大概进行了多少次。

F同学:因为每次除了本番演练,模拟面试后的个性化辅导,关于未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就活中出现的问题也都会跟老师们相谈,总共算下来差不多有10+次。

七联:每一次的辅导导不止于面试。

F同学:对的,一对一模拟面试/面谈的超额回报还是相当高的。

七联:选考的哪个阶段会预约老师。

F同学:根据选考的公司和当下面临的问题,基本上在最终面试之前会预约一对一模拟面试辅导,真的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多亏有了他们,最后拿到了很多心仪的Offer。

七联:可以具体展开说说得到了哪些帮助吗。

F同学:比如シンプレクス最终面试之前,我约了老师,她说明了终面大致会被问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回答等等,结果我在终面的时候也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相当于是把模拟面试的情景再还原了一遍。

再比如DXCテクノロジー·ジャパン这家公司的终面是用英语面试的,我就预约Grace老师帮我一起改了英语面试稿,也用英语进行了个人面试的演练。

包括Joey老师在选考IT业界的时候对我帮助很大,参加IT公司最终面试之前Joey老师帮我改过面试稿,也跟老师进行了一对一个人模拟面试。

七联:历经120+场实战面试,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F同学: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日语方面更加自信了,就活是日语进步最快的时期,每天都必须强迫自己用日语表达,可以说是碾压式的提高。

还有一方面是临场反应的锻炼,选考后期可以在面试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跟面试官谈笑风生也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即使被问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也没有很紧张,通过面试的锻炼有一个综合的、***的提升。

七联: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F同学:必须的。

总结下来,就是在七联预约老师进行一对一模拟面试辅导,在周末参加很多场群体模拟面试,加上去很多公司面试练手凝结而成的实战经验。

七联:面试稿方面有什么心得吗。

F同学:面试稿太重要了。刚开始肯定会一字一句写面试稿,然后有在不断实战过程中修改面试稿的这么一个过程。

说实话,最开始面试一面的通过率没有很高,很多IT公司都落了,后来通过不断地修改面试稿,不断地试错,每次面试后总结自己的问题和对策,渐渐掌握了面试的规律,积攒了实战后的心得体会。

七联:每一场面试都是一个进步的阶梯。

F同学:真的是这样。因为模拟面试的次数多了,实战面试的次数也上去了,在这些基础之上,你大概就会预想到面试官问问题的角度,准备回答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面试官的视角在,会知道该表现哪一个方面给面试官。

比如在一场面试中面试官对我说的话,面试过程中跟我确认的点和对我的评价,可能就会成为我下一场面试的素材,甚至是我在回答中会说到的内容。

七联:面试的素材不光是你自己预先准备的内容。

F同学:对的。说到素材我还想到了一点,听公司说明会和宣讲会的时候社员一般都会讲自己为什么要加入这家公司,也会谈到每天的工作内容,一天的工作日程。

我会把我觉得好的部分也用在面试中,成为我回答时アピール的地方,比如我对公司的理解是怎样的,对在公司工作有一个怎样的イメージ等等。

面试官听完也都觉得我对他们的公司很了解,对他们的工作也理解得相对到位。

七联:功夫不负有心人

F同学:另外还会定期复盘,不断修改面试稿,每一家公司都有一份面试稿,除去重合和选考到一半的公司,算下来差不多有35+份面试稿。

就活后期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是每天都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诵读、默背面试稿,好比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

随着面试稿的日渐完善,面试经验的多元丰富,后期选考半导体公司的时候都拿到Offer了。

七联: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F同学:一方面离不开七联老师的辅导,前面也说了,最终面试前都会约不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还有就是大量的充足的准备,所以选考半导体公司才会一路开挂,差不多2022年3、4月份就结束了就职。

七联:准备就职的时间也很充分。

F同学:对对对,这也是作为十月生比较幸运的一方面。

就像我说的,正因为我在四月份接触到了七联,提前了解了就活的整体流程,为了能在10月开始全力就职,我就提前加速把研究都完成得差不多了,主动留出时间给到就职。

#七联学员访谈

日本就职全程远程在线选考

在七联链接隐形资产ー优质人脉圈

七联:对比在国内求职,在日本就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F同学:我觉得**的不一样,是我如果在国内想进入半导体公司工作,难度肯定是相当大的,国内对你的个人背景要求非常高。

就看不看学历专业而言,在日本找工作还比较宽松,它不是看你的技术能力,你的专业有多强,大部分公司是ポテンシャル採用,这是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对比我之前在国内的求职经历,在日本就职面试的过程中,我觉得不只是公司在面试你,你也在看对方,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公司让我感觉理念不是很契合,与我自己不是很匹配,我就会主动辞退。

七联:面试的时候也握有主动权。

F同学:对的对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其实在我没有加入七联真正就职之前,一直认为顶着英语项目生、理科生、外国留学生这三个标签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实际就活拿到了很多Offer之后,才发现自己是有优势的。换句话说,外国留学生在日本找工作也是有优势的。

比如在日本作为理科生比较好找工作,メーカー对女性员工的需求很高,在公司看来我也很符合人物像的要求等等。

七联:去除了很多偏见。

F同学:是的,随着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对自己和就职的了解程度逐渐深入,就活面试通过率的慢慢提升,信心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七联:就活全程都是在国内线上选考吗。

F同学:对的,2022年4月才来日本,之后到东京参加了两家公司的线下最终面试,其余的选考都是之前人在国内线上参加的,可以说是全程在线选考。

七联:理科生跨专业就职有什么建议吗。

F同学:我的专业是环境学,但応募的岗位是半导体公司的研发职,感觉环境学是万金油的专业,什么都可以跟环境建立关联,虽然半导体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我做研发类的工作跟我现在的研究ー机器学习还是有一些关系。

所以当被面试官问到为什么你想做跟专业不是完全匹配的工作时,你要给出一个能说服对方的理由。

七联:经历日本就职,觉得自己有哪些成长和收获。

F同学:上文提到了很多,这里再补充两点。

**,在就职过程中,会对在日本未来工作的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留学生其实有很多选择,不管是留在日本还是回国,完整地经历一遍日本就职对个人的未来规划也会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第二,加入七联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同时链接了一个隐形资产ー优质的人脉圈,这对于未来在日本工作和生活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帮助。

七联:据历届学员反馈,内定者访谈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帮助。

F同学:确实,通过内定者访谈也发现了不少好公司,知晓了很多公司的选考情报。

每一期内定者访谈除了针对一家公司完整介绍其选考流程和对策,每位学员也会讲解自身就活历程,为什么选择XX行业,XX行业里面推荐哪些公司选考等等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我不仅会在选择公司的阶段听内定者访谈,在准备选考对策的阶段也会重听第二遍,第三遍,每次听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收获是不断累积的。

七联:内定者访谈,常听常新。

F同学:每一次听都能发现新宝藏

英语项目生10月加入七联,选考75家公司,面试120+场,本選考斩获15+内定(图2)

感谢第24位七联优秀学员的真诚分享。

「七联优秀学员访谈」,一期与一位优秀学员一对一深度访谈,记录每位优秀学员从零就活的成长蜕变,从一无所知,到自我探索,低谷徘徊,再到加速逆袭,喜获内定,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自信慢慢生根发芽,努力被认可,付出有结果,Offer不是上天随机的礼物,是综合实力的证明。

你负责努力,七联负责帮你就职成功

往期回顾

日立製作所内定者・千葉大学

9个月就活一到面试就挂,问题就出在“方向”二字

野村證券内定者・慶應義塾大学

临近大四毕业开始就职,2个月拿到野村證券内定,最难的是什么

野村総合研究所・筑波大学

2月份正式就职,3个月拿5家公司Offer,他是怎么做到的

日本IBM・名古屋大学

2020既卒就职,扛过5月狂掉大手的压力,成功入职IBM

DTFA・上智大学

2个月长期实习8家公司,拿下22卒早期选考Offer靠的不单单是努力

DTC・大阪大学

大一准备就活+大二加入七联+大三拼命实习=早期选考内定

エーザイ・京都大学

名校出身日英双语高分,本選考大手公司面试却连掉10家,TA靠什么逆袭?

・京都大学

10个月拼命练习死磕咨询无果,重新自我分析后认清职业所爱,一路开挂

サントリー・慶應義塾大学

英语项目9月生斩获消費財メーカーOffer的背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

日立製作所&楽天&・名古屋大学

暑期实习5天写不出一篇ES,本選考却收获12家公司Offer,TA做对了什么?

PwCコンサルティング・早稻田大学

2021既卒就职,加入七联面试5家公司3家内定,最终斩获四大Offer

DXCテクノロジー&富士通・明治大学

2021既卒就职,3个月拼命选考100+公司,斩获10家内定

IJDS&ワールドインテック・大阪大学

30+博士延毕就职,本選考中后期从零开始,结果完全超出预期

&・大阪大学

本選考正式就职,書類選考通过20+,3个月收获7家大手Offer

DTFA・東京大学

修士入学6个月拿到DTFA内定,暑期实习选考公司50+,以考代练,坚持为王

PwCコンサル・大阪大学

2021年10月拿到23卒早期选考内定,聚焦コンサル,全心全意就活

・慶應義塾大学

广告VS咨询VS大手IT,字节长期实习惊喜蜕变,斩获早期内定

NEC・一橋大学

在日工作两年辞职升大学院,11月以新卒选考CFN,3周拿到NEC早期内定

PwC&・日本大学

日本大学文科生目标IT,实习一路挂,本選考逆袭拿到PwC&内定

日本IBM・明治大学

PwC实习是就活重要转折点,暑假高频度高强度训练GD&Case,软实力决胜一切

いすゞ自動車&SEGA・日本大学

学部艺术生跨专业就职,ES投递85+,面试60+,本选考斩获6家大手Offer

みずほ証券・大阪大学

文科大学院出身,春夏秋冬就职一年,历经投行&IT&咨询选考,本選考斩获7家内定

DTFA・慶應義塾大学

大学院二年级10月加入七联既卒就职,書類综合通过率95%,斩获4家Offer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