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撕掉标签:“跌倒”干部再奋起

更新时间:2025-02-19 20:44:27 浏览:

多次暖心回访,也让李洪艳有了新的奔头。

她在“大棚房”整治中勇挑重担,带队实地察访了东丽区725个点位,有效督促问题整改。同时,她在该区绿色生态屏障规划、绿化造林工作、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精细化城市管理、产权证办理等多项重点工作中,迎难而上,较好完成任务,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

一个个转变的背后,是天津市坚持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体推进,构建联动贯通、相互支撑的工作格局。今年6月,回访工作有了新的起点:市委印发《受到处理或者处分党员帮扶回访工作办法(试行)》,明确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回访工作职责任务,规范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和结果运用等,为进一步做好回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向精细精准要回访实效。天津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段赛颖介绍,坚持重在日常经常,督促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作为具体帮扶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做好教育转化、心理疏导等工作。坚持突出重点,以受到第二、第三种形态处理和因失职失责被问责人员作为回访重点,人数不低于两年度受处分总人数的30%,并由包括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相关负责人在内的两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

因人施策,方能确保回访成效。天津坚持区分情况、分类处理:对存在错误认识的,耐心细致做好解释疏导;对压力大、情绪低的,帮助卸下包袱;对受处分后仍有不良表现的,及时敲响警钟;对再次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坚决从严处理。

在此基础上,强化成果运用,将回访情况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通报反馈,将回访意见及时纳入廉政档案,并提供给组织人事部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督促相关单位党委(党组)及时将影响期满后的受处分党员纳入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范围。

西青区李七庄街原副主任杨晨光,曾因对分管工作监管不力、失察失责,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经过多次力度温度兼备的回访后,他知耻而后勇,在综治管理、整治违建等工作中成绩突出,不久前被提拔为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据介绍,近年来,西青区7名干部、东丽区4名副处级干部“跌倒”后,经过回访帮扶,不但卸下了包袱,还被组织提拔使用。

撕掉标签:“跌倒”干部再奋起(图1)

“处分不仅是纸面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真正撕掉标签并不容易。”多名受处分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心病还须心药治,党组织的温暖是最好的对症之药。

激发担当作为:回访综合效果显现

李洪艳和邰利军两年来的轨迹,给出有益的启示:痛定思痛、知耻后勇、担当作为,无疑是“跌倒”干部的最佳选择。

“从忐忑委屈到反思警醒,真心感谢组织对自己的及时挽救帮助;从回避遮掩到主动亮丑,真诚认错悔错改错,甘做‘前车之鉴’;从一般落实到积极履职,重新审视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段赛颖结合对10名原市管干部的回访,一口气对记者说了“三个转变”。

受处分人员普遍受到了党纪党规的再教育,从内心树立起对纪律规矩的敬畏,遵守纪律规矩成为自觉行动。“你们的谈话让我触动很大!我会重构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生活,彻底治病,重新出发。”北辰区区委原常委、双街镇党委原书记毛汉发,在接受回访后痛定思痛、痛中思进。

不少受处分干部在回访中感激组织不抛弃、不放弃,卸下了思想包袱,重拾了信心。回访工作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正能量,有效回应了“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等错误论调,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回访加强了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帮扶、关心激励、监督管理,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形成了依靠党组织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创新、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天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顾冬梅表示,回访工作为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意识。

“回访还有一个重要收获,是丰富拓展了监督途径和手段。”多名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道,纪检监察干部访谈、查阅资料,带着责任和感情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监督发现问题、查找偏差的过程,又是受处分人员对党组织“信任回归”的过程。回访时,许多受处分人员敞开心扉,主动反映本单位的具体问题,为做实做细监督工作建言献策。(记者 周根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