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心音
随着济宁和聊城“两会”选举出市长,GDP稳居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山东,各地市长全部到位。
长安街知事(微信ID:)注意到,去年以来,山东省各市党政一把手密集调整,17个地级市中11个有变动:9市迎来了新的市委书记,10市迎来了新的市长,菏泽、东营、淄博、临沂、枣庄、聊城、烟台、德州等8个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双双更换。
山东17市党政负责人一览表
(加粗字为2015年以后新任负责人)
【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市长杨鲁豫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市长张新起
【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市长张永霞
【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市长刘曙光
【淄博】市委书记王浩市长周连华
【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市长傅明先
【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市长张术平
【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市长赵豪志
【泰安】市委书记李洪峰市长王云鹏
【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市长张惠
【德州】市委书记陈勇市长陈飞
【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市长宋军继
【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市长崔洪刚
【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市长解维俊
【枣庄】市委书记李同道市长李峰
【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市长刘星泰
【莱芜】市委书记王良市长王磊
干部密集调整,通常是党委和组织部门对各地领导班子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的结果,也集中反映了某个时期干部调整的最新思路,那么,山东的这次大换血,又有新动向呢?
刚刚转正的聊城市长宋军继,半年前在省住建厅长任上转到聊城任职,他的任职经历相当丰富,先在烟台淄博当地方官,又在省发改委、住建委等权力部门当厅官,此次再度到地方任职,交流之意明显。
王浩、刘星泰与宋的经历相似,王离开省民政厅,赴淄博任市委书记;刘星泰则离开省编办,出任日照市长。孟凡利也有过省直部门任职经历,他到烟台工作前,曾是省商务厅的厅长。
不难看出,干部交流,是本轮人事调整的一个关键词,长安街知事(微信ID:)前不久曾介绍过江苏的情况,不同于山东多个岗位省地交流,江苏是主打地方之间交流,比如泰州原市长出任南通书记,南通原市长出任徐州市委书记,淮安原市长出任苏州市长。
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是地方干部交流的代表人物,他的任职经历让人叹为观止,先后在上海、云南昆明、江西南昌担任过要职,10年换了4个地方。
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干部交流力度,一直是各级组织部门选配干部的重要指导思路。中组部曾选派多批干部到地方任职,这些干部经过地方历练后,许多人成长为高级领导,比如此前介绍过的齐玉,从中组部到青海,从青海到吉林,如今出任中组部副部长。
有小伙伴会问,干部在一个地方成长,熟悉当地民情,调任异地后,面对陌生环境,会有利于工作开展么?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是出思路、定方向的,思路对、方向对,当地发展自然就顺。因此,对他们的考量更多是着眼于领导能力,并非完全是解决某一具体事务的能力。与此同时,主要领导是依靠领导班子来推动发展的,不是一个人凌驾于班子之上,自己说了算。从这个角度来说,异地任职,更为考验领导干部的适应能力和把控全局能力。
官员流动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反复讨论过。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反面典型当属山西吕梁。十八大后,落马的省委常委聂春玉、杜善学和白云三人先后在吕梁为官,与此同时,吕梁包括市长在内至少有7位高级官员落马,四套班子均有涉及,这些人“深耕”吕梁多年,将吕梁重要的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酿成了更大程度的腐败“窝案”。这一教训,在山西官场的重建中被充分吸取,为了补缺,山西综合采用从外省调任、从省直部门选配、异地干部竞争上岗等方式,其出发点很大程度是为了防止裙带关系和腐败集团的出现。
从干部成长的角度来说,单一经历确实对发展不利。有的干部只懂一个行业,有的干部只熟悉一个地方,有的干部在经济发达地区游刃有余,去了欠发达地区则一筹莫展,这些短板,如果不及时补上,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惰性,干劲减退,从想干事、能干事变成了熬日子、混资历。
这里要奉上一句贴心提示,当你被告知要出去锻炼时,一定要珍惜。因为只有被组织看上的人,才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