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单位:职务: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 )追究刑事责任。A、可以;B、必须;C、应当;D、不必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检察机关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范围是:( )A、贪污贿赂犯罪;B、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犯罪;D、危害国家安全犯罪3、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以上的,应予立案。 A、5人;B、6人;C、8人;D、10人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较大的,可以责令( )。A、没收;B、说明来源;C、上缴国库;D、缴纳罚金5、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论。
A、公开财产;B、国有财产;C、公益财物;D、公共财物?? 6、下列属于政纪处分的是:()A、警告;B、记过;C、撤职;D、开除7、《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准有下列行为:违反规定配备、使用小汽车;()。A、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B、擅自用公款为家庭配备电脑;C、违反规定用公款装修、购买住房;D、擅自用公款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8、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失职、渎职,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9、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10、下列哪些人员是构成贪污罪的犯罪主体?(?)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人员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达到刑事犯罪的,构成()。3、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4、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经人民法院决定的以外,必须经()批准。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达到()应予立案。7、许某在担任某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支持和纵容某信托投资公司违法经营,造成国家资产损失及经营损失总额达人民币11.97亿元;并强令金融机构给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致使1800万元人民币和540万美元的贷款不能收回。许某的行为构成()罪。8、某局局长王某在接待友好城市考察团活动中,收受对方赠送的古画一幅、瓷器、玉器数件,价值3万余元,王某没有将礼物交公而据为己有,其行为应按()罪定罪。9、个人受贿数额不满(),但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以受贿罪论处。10、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数额在()以上的,应予立案。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人,承担所有责任。
( )2.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 )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权控告和举报,受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控告、举报属实、有功的,有关机关应当给予奖励。( )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权控告和举报,受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控告、举报属实、有功的,有关机关应当给予奖励。( )5、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6、 控告人、举报人因为举报而使本人及其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提供保护,必要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7、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对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进行督促、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说明有关情况。( )8. 控告人、举报人因为举报而使本人及其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提供保护,必要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9、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外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10、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职务犯罪?2、什么是挪用公款罪?3、贪污贿赂罪有哪几种罪名?4、什么是商业贿赂?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2、试论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及当前形势下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BC3、D4、B5、B 6、ABCD 7、ABCD 8、ABCD 9、AB 10、ABCD二、填空题1、人民检察院 2、贪污罪 3、受贿罪 4、人民检察院 5、教育 制度 监督 6、30万元以上 7、滥用职权 8、贪污 9、五千元 10、20000元三、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对9、对10、对 四、简答题1、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谋取经济利益,或者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3、共有12个罪名: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罚没罪。4、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涉及刑法规定的八种罪名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五、论述题1、国家公务员的权利: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国家公务员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