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

更新时间:2025-02-19 06:51:28 浏览: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

学军中学物理教研组是一支由吴春先老师挂帅任组长,拥有多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奥赛金牌教练、省市名师、教坛新秀、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以及青年才俊的团队,多年来他们带领学军学子在高考、竞赛中屡创佳绩,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2)

西溪校区物理组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3)

紫金港校区物理组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4)

海创园学校物理组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5)

文渊中学物理组

今年,学军中学物理组承担了杭州市直属学校新任物理教师培训的工作。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包括进入资深教师课堂听课学习、新入职教师公开课展示以及名优教师的经验分享,学军物理组希望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帮助参训教师全面迅速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11月16日下午,学军物理组举办了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曲线运动》,西溪校区张舒程、紫金港校区姚雨钊以及海创园学校张茹菲老师参与。杭州市直属学校新任物理教师参与听课和交流。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6)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7)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8)

张舒程老师的课堂有条不紊,逻辑思维严密,内容充实且有思考深度。课堂设计按照实验与理论渐趋结合的模式展开,并引导学生按伽利略的科学思维观来研究物理模型,同时设计分组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感。

这节课首先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大多数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接下来,在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采用“观察猜测→设计实验→理论分析→回到生活”的教学设计。先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如下雨天转动雨伞后的水滴脱离,车行驶过泥泞的道路后甩出泥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特点并扩展思考:实验结果不够精确的原因是在于车轮速度比较慢,导致短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引起误差。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引出实验效果更好的磨砂砂轮作为补充;同时他也设计了可拆卸的PVC管道模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利用滴红墨水的陀螺上的轨迹,得出切线的结论,再利用极限思维理论证明该结论。最后回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挡泥板。

结合速度沿切线以及轨迹为曲线合理推出变速运动结论,由牛二定律合理思考什么样的合外力可以引起质点做曲线运动。通过与头皮摩擦过的气球吸引水流并设计不同位置的磁铁,使得小钢球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得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共线。通过分析篮球在空中的运动,得到合外力指向曲线的凹侧,进而从生活中理解曲线的凹凸性。给出直观的感受,例如把曲线当做一个盛饭的器皿,盛饭的一面即为曲线凹侧。最后再利用该特点分析雨滴经过“空气伞”的轨迹。最后扩展思考极限思维构建的矢量三角形,分析曲线速率增大减小的判定,增加了课程的深度。

此次课程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充实,环环相扣,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知识,同时教师注重挖掘深度,达成了知识点间的巧妙衔接。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9)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0)

姚雨钊老师带来的公开课全面展示了其把握课堂节奏、深入讲解内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能力。

姚老师以“甩糖果”的小游戏作为开场,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们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课堂整体内容不仅丰富翔实,而且抓住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姚老师同样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他通过自制可拆卸曲线轨道的实验演示,生动展现了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通过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理解,引导同学们分析了链球运动员保证得分的出手角度,完成了自行车挡泥板的设计。最后通过学生实验——利用磁铁使小钢球做曲线运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轨迹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姚老师从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到最后的实际应用,深刻贯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课程内容多,但课堂节奏行云流水。学生全程被姚老师一环接一环的问题与实验牢牢吸引。课堂重难点突出,授课风格幽默风趣。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1)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2)

张茹菲老师的课堂从游戏入手,通过提出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理验证和总结规律并实践这一系列逐步推进的环节带领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这也十分符合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张老师巧妙地借助游戏“愤怒的小鸟”引出曲线运动,瞬间点燃学生的热情,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游戏和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曲线运动的复杂性与普遍性,从而得出研究的必要性。

在研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张老师首先从随堂体验性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游戏中每次玩偶都击中不同的同学,引得学生爆笑连连。随后张老师从特殊的圆周运动入手来研究,对传统的砂轮打磨机实验进行升级创新,用电钻带动仙女棒的旋转,把震撼、炫目、有趣的物理实验引入课堂,吸引同学们的关注。紧接着,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最后,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推导。整个环节主次分明、逻辑清晰,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从生活到实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认知过程。

在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张老师以“如何让水流做曲线运动”这一启发式问题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让学生上台演示。随后抛出“这些现象操作背后的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关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不同情况下水流的受力,进而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课程的最后部分,张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将自行车搬上讲桌,通过现场演示自行车没有挡泥板的后果,让学生体会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并让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挡泥板。最后,通过新、旧自行车挡泥板变化的对比,让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进步,让课堂变得更有温度。

听课教师们对三节课展开交流,三节课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听课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3)

这次培训还邀请到了学军中学原物理教研组长、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葛德成老师。葛老师热情分享了他从教几十年的心路历程,强调教师的自身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而他的丰富经历和经验也让参训新教师受益匪浅。葛老师的分享有助于新教师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系列培训圆满成功,为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机会。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定会不断进步,为杭城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研丨学军物理组: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助力杭州市物理新教师成长!(图14)

格物穷理,精准教研,多年来,学军中学物理教研组在学科竞赛和高考中接连创造辉煌成绩。物理组也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同时也会不断强化科研能力,深入研究物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将扩大团队影响力,与更多省内外兄弟学校开展合作交流。

素材、文稿:物理教研组、何倚

制作:郑萌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