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来啦!
一起来看看本周主流媒体
聚焦宣城哪些事?
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宣城市泾县新四军女兵展馆被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榜样|孙军平:真情投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向上滑动阅览
【榜样】孙军平:真情投入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宣城市旌德县副县长孙军平,专职分管扶贫工作以来,真情投入、发展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这两天,预报有大雨,宣城市旌德县副县长孙军平放心不下脱贫户陈长红家的养殖场情况,专程上门走访。陈长红曾经因病致贫,在孙军平的帮助下,这几年靠养殖业摆脱了贫困,随着规模的扩大还自己成立了公司,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杨墅村 村民陈长红:
孙大姐(孙军平)经常到我这里来看看我的养殖情况,我们把她都当自己的家里人一样看待
群众把她当家人,孙军平也把群众当亲人。在脱贫攻坚战中,蔡家桥镇凡村资源少、地理偏、产业基础薄弱,是块难啃的骨头。孙军平经过多方调研,帮助村里发展香榧种植等,并把这些产业扶贫的举措延展辐射到全县。
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凡村 党总支书记 梁文夏 :
(孙县长)平时没有节假日,周末都到我们村来,一对一地进行帮扶措施的分析。
宣城市旌德县 副县长 孙军平: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我们现有8个产业基地,实施了39个到村产业项目。
真情投入、真帮实扶。在孙军平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旌德县累计脱贫2520户56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00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1.32万元。孙军平本人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宣城市旌德县 副县长 孙军平: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踏实苦干,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宣城市政协:打造“委员工作室” 架起群众“连心桥”
向上滑动阅览
宣城市政协:打造“委员工作室” 架起群众“连心桥”
为推动政协工作向群众延伸、协商民主向基层拓展,宣城市政协通过开设“委员工作室”,创新履职载体、提升履职实效。
宣城市政协委员曾兰州:
我们如何来订单培养,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职业院校如何按需培养人才?如何解决企业招工难?趁着放暑假,宣城市政协委员曾兰州又一次针对这些问题,召集了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负责人、教育局、人社局及部分企业代表、市政协委员代表,进行协商交流。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王蕾:
经过委员工作室,还有我们政协机关的协调,在招生政策上给予了我们大力的帮助。
宣城市政协委员曾兰州: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为22家企业输送了300多名订单培养的人才。
立足岗位,发挥特长,宣城论坛负责人、市政协委员黄富起,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工作模式,线下设立实体工作室,线上建设“互联网+政协”工作平台,利用互联网在线发布网络社情民意征集帖。
宣城市政协委员黄富起:
截至到现在,我们收集的这些有代表性的建议和问题大概有200多件,临时性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会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解决,有一些有深度的有代表性的有全局意义的,然后做一些调研,把它转化成提案。
2019年以来,宣城市政协挂牌成立了9个委员工作室,各县市区政协建成了27个委员工作室(委员之家)。这些委员工作室聚焦公共卫生、乡村振兴、水环境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用心用情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0多条,形成的10条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安徽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向上滑动阅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安徽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信息时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赋能;而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大脑”的规划建设力度,就在上个月,宣城“城市大脑”正式建成试运行,首批推出了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20多项具体应用。
宣城市政府 副市长 孙来福:
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数据要打通,建立数据中台,把数据和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让宣城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宣城部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宣城市政协:资政建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上滑动阅览
宣城市政协:资政建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眼下宣城市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围绕这一重点,宣城市充分发挥300多名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宣城市的安徽寻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线上鲜花代运营企业,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发展,去年下半年,由宣城市政协牵头,联合市工商、税务、人社等12个部门成立了“寻梦专项小组”,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安徽寻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兵:
寻梦专项小组每个月会到我们企业来进行调研,我们发展到哪个阶段?下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保姆式的贴身服务。
宣城市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汪建华:
把数字经济作为资政课题,组织了专题调研组,特别是围绕“寻梦鲜花”这样子龙头的电商企业,政协搭建个平台,给他们选对策、想办法。
围绕电商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宣城市300多名政协委员主动履职、积极建言,提出了“加快建设宣城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组建数字经济专业招商队伍”等一条条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去年,宣城市政协建议利用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的闲置楼宇等资源,规划建设集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电商产业科技园。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良胜:
我们目前电商的入驻企业大概有50多家,政协专门派了一名委员进驻我们园区,针对问题日常进行梳理,跟踪服务。
宣城市政协 副主席 唐佑文:
下一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突出工作创新,助推宣城市高质量发展。
听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
(安徽台张鹏钢;亳州台孙素芳;宣城台张正其、杨慧;绩溪台方蓉;马鞍山台梁琰;阜阳台刘玲;安庆台丁晶;巢湖台王旺;孙素芳口播制作;编辑 :纪斌)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
8月26日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新闻早高峰》——“特别关注”我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马鞍山台记者葛新、亳州台记者孙素芳、利辛台记者王学元、铜陵台记者刘少君、阜阳台记者张进学、宣城台记者张正其)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
8月25日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新闻早高峰》——“特别关注”备战开学季 把好防疫关!我省各地全面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马鞍山台记者梁琰、安庆台记者王盼盼、孙瑾、宣城台记者张正其、通讯员鲁燕、叶磊、王翔、宣冉)
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向下滑动阅览
泾县:盘活国有林场 做活绿色产业
近年来,泾县以构建林业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林业发展保障机制为重点,积极创新林业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林长制改革创新成果,努力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赋能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这两天,马头国有林场的林长卜良高每天都要来到正在筹建中的马头野生动物园所在区域,实地查看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自2017年该林场成为林长制改革示范点以来,通过各级林长统筹协调,林场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取得了良好效益,每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林场今年又启动了皖南泾县森林生态科普研学基地和皖南地区首家野生动物园的筹建工作,作为该区域的林长,卜良高觉得干劲十足。“下一步,马头国有林场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特色。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引领,通过林长制推进引领作用,盘活森林资源增强林场发展后劲,推动国有林场现代化发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马头国有林场的变化只是该县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快林业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中,这个县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组建了泾县国有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全县四个国有林场的资产,根据森林资源的具体情况确定发展重点,马头国有林场重点发展森林旅游和研学,景星林场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白华林场和小溪林场突出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不仅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实现了资源资本化、资本资金化,还进一步畅通了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资林业的渠道,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泾县国有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小洪说道:“我们公司把现有的4个国有林场可利用的林木资源迅速有效的变现,然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目前我们在马头森林生态科普研究基地准备自筹3,000万,另外对其他的国有林场,我们前期主要做的林区道路这一块还有就是森林防火、防火通道、防火池建设,另外水电这一块我们公司在林场投资150万。”
通过林长制改革,架构出“两山”转化有效路径,目前,该县已盘活国有林场存量资产10亿元,年增收800多万元,投入各类资金7.2亿元,建设生态修复提质等林长制“五大工程”项目27个,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57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完成林业增绿提质32万亩,建成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基地5个、森林旅游观光点5处,带动林农增收2000多万元。
人民网
向下滑动阅览
宣城市宣州区:党建引领送春风支部联建办实事
“最近企业发展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目前,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对于税务方面还有一些政策不是很清楚,希望你们能够多给予指导!”8月20日上午,宣城市宣州区税务局机关党委带领机关一支部、二支部及敬亭山税务分局党支部共同走进宣城亨泰电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党建引领送春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难题,并一一作了记录,能现场解决、答复的就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及时做了工作安排。
宣城亨泰电子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世杰表示,多年来,税务部门一直很关心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遇到税务难题时,他们都是尽心尽力地帮扶指导,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深深感受到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当天上午,宣州区税务局党委一行还前往安徽杰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最新税务政策,帮助企业准确了解和用好最新政策,更好地发展壮大。
安徽杰爱新材料是一家以生产环保型背衬板为主,面向全球范围提供高性能建筑产品的制造企业。公司2012年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8月,将生产车间整体搬迁至宣城高新区,自此发展之路高歌猛进。公司发展至今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第五批科技创新专板精选层挂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安徽杰爱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王海宾介绍,2020年公司营业额约4000万元,退减税近300万元。王海宾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利用退减税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增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宣州区税务局深入开展“党建引领送春风”等党建活动,分层级、分区域建立党建服务网格,开座谈会、集中走访、在线沟通,及时征集、限期响应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共计走访纳税户1056户,征集问题116项,解决问题98项。不仅如此,区税务局在职9个党支部到联点共建单位开展入户走访230次,共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问题27项,解决问题27项。
“宣州区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党建引领送春风’活动,出台系列为企服务举措,将各项纳税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也为宣州区‘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谱写税务部门新篇章。”宣州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江宁说道。
央广网
向上滑动阅览
安徽广德:建平台优服务 保障用工出新招
在广德市新杭镇流洞人才服务中心招聘会上,招聘企业求才若渴,求职者踊跃参与,活动现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就各自需求和意愿相互交谈,现场氛围十分热烈。经统计,活动当天达成初步就业意愿126人。
“缓解企业招工难,解决群众就业难,是我作为人社部门选派干部到村后最关心的事情。”应军说,自今年7月初下派到流洞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将摸村情、听民意、访企业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人社干部,尤其对于企业招工问题格外敏感。通过入企走访,对广信农化、高德铝业等11家企业开展用工摸排、经营情况调查,发现各类岗位共缺工近500人,严重影响了企业扩大生产、更好增效。
针对广信农化等企业反映缺工等问题,该市组织园区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准确掌握企业缺工数量、用工结构、用工时段等信息后,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全力办好8月18日首场新杭镇专场人才招聘会,为推动新杭镇乡村振兴“一村一品”人才流洞,帮助辖区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就地就近就业,缓解企业用工难状况。村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也将持续为园区企业输送优质本地人才。
近年来,广德市在完善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上下了功夫,结合“四送一服”工作,倾力打造“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政府部门搭台已成为服务企业的常态化形式。尤其是在企业招工的关键节点,及时增加招聘频率、扩充招聘网点,已成为必要手段。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使求职者通过市、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村、社区服务台和电子屏,以及网络、手机APP,就能及时了解企业招工信息。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为求职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该市根据“四送一促”和“百名干部帮百企”工作部署,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帮扶联络清单,29名党员干部定期深入园区、企业、村(社区)开展走访调研。今年以来,共走访304家重点企业,并对经开区400余家企业、54个村(社区)举办政策宣讲会20余场次;开展3次现场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5万余份。
新华社客户端
向上滑动阅览
郎溪:奋力打好工业经济发展组合拳
今年以来,郎溪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上半年,全县新增规上企业44户,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共计2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8.72亿元,累计增速达25.6%;实现工业增加值31.36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入库税收5.79亿元,同比增幅64.92%;工业用电总量达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01%;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共计34户,105户重点企业累计产值达123.63亿元,同比增长25.45%。
转型升级有力提升。上半年,郎溪县加快推进企业技改步伐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成工业投资40.66亿元,其中完成技改投资22.22亿元,同比增速49%。新认定省级新产品10个,认定数量全市第一,获批安徽省节水型企业2户,新涛光电、托新精密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通过省级初审,已推荐华菱精工、新涛光电、韩华建材申报安徽工业精品。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上半年,全县高新产业增加值增幅达31.6%;腾旋科技、方翔羽绒已申报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方翔羽绒已获得省级支持资金20万元;科大重工、国肽生物、品宙洁净、动力源等企业顺利参加创新馆科技成果展示。
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共遴选20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培育,已有3户企业获得贯标证书,另有6户企业已启动贯标程序。引导企业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各项工业互联网项目,加大推进苏皖合作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的应用,目前已入驻4户企业。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县城聚集地5G信号的覆盖,年底前实现白茅岭农场、定埠港及郎溪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域的覆盖。
综合发布:宣城广电新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