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中公教育下架所有全退产品

更新时间:2025-02-19 00:36:39 浏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致电中公教育官方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政策是全国性的,为保证实收,将会下架公考协议班‘不过费用全退’的课程,会适当收取一些课时费。”

而在12月初,中公教育曾在黑龙江、浙江、河南、江苏等地均推广一年畅学、考上也退费的产品。

中公教育杭州地区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购买畅学卡课程只需一次性缴费5万元,如果一年内没有考上公务员,学费将全部退回;如果成功考上,中公教育收取7500元费用,退回其余42500元学费。

公开资料显示,中公教育将培训项目分成“普通班”与“协议班”两类。协议班的模式为双方签署协议,如果学员考试没有通过,或公务员招考未被录取,费用可以部分或全额退还。

2019年,中公教育在协议班的基础上推出了“0元入学”、“1元占座”等产品——理享学。据介绍,学员通过申请贷款的方式缴纳培训费,所贷款项由资金方直接支付给中公教育,如果招考通过,学员自行给资金方还款;如果不通过,贷款到期由中公教育替学员还款。无论考试通过与否,贷款存续期间的利息都由中公教育承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上,中公教育却涉及多条协议班退费问题,大部分与“退费难”有关。

12月13日,中公教育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中公教育从产品数量、长线班学员数量,并结合近三年的报名、考试人数的变化等多个维度说明2021年公务员序列人数及收入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市占率是否下降。

深交所表示,中公教育在回复中仅披露当期协议班的参培人数,并未完全体现出收入确认同协议班人数的实际关系。

这也是继今年10月中公教育再次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营业收入63.01亿元,同比下滑15.29%;净利润为亏损8.9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67.45%。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14.45亿元,净利润亏损则近7.94亿元。与去年第三季度差距高达23.5亿元。

不仅如此,12月15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证监会决定对中公教育正式立案调查。

12月27日,原本是中公教育回复关注函的日期,却迟迟未披露公告。对此,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为什么公司每次回复关注函都延期?延期后又逾期?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中公教育12月28日发布深交所关注函回复公告,详细解答了市场对于销售收到的现金由正转负、存贷双高等方面的疑问。

公告指出,虽然受疫情和宏观环境下的考试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2021年企业经营表现不及预期,但支持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发展要素未发生改变,同时公司已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并将依托自身品牌、教研、师资、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职业教育尤其是现代技能型人才培训领域持续发力。

受考试周期变化因素影响,三季度销售回款由正转负

对于2021年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转负,中公教育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解释,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净流出现金5.05亿元,主要受考试周期变化影响导致,收款不及预期,尤其是叠加退费周期因素、当季学员协议班退费率较高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回款首次出现负值。

公告显示,中公教育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净流出现金5.05亿元,主要因为该季度公司收到培训费52.24亿元、支付协议班退费57.25亿元,形成净额负数5.01亿元(其余0.04差额为其他业务影响)。

收款不及预期方面,中公教育表示,受疫情影响,由于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时间提前,学员备考时间缩短,培训意愿降低,省考培训招生规模和培训人次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师序列招录公告和报名人数大幅减少,同样导致公司收款减少,整体收款不及预期。

以多省公务员考试为例,此前,中公业务部门测算显示,多省联考提前导致公司收款金额减少25—35亿元左右。按照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年度平均退费率测算,减少的收款金额影响公司收入13.63至19.08亿元。

退费方面,中公教育公告显示,2021第三季度退费率远高于往年各个季度。中公教育解释称,受疫情影响,2021年度多省公务员考试提前,其笔试面试成绩公告早于过往年度,教师招聘公告高峰也已在上半年结束,三季度成为集中退费高峰期,同时叠加考试周期变化影响导致收款不及预期,从而形成高于其他季度和远高于年度平均退费率的退费。

同时,2021年度由于大型考试项目均在上半年或三季度早期全部结束,部分参培学员备考时间较短、协议班通过率有所下降导致协议班退费较多,因此退费率较高。

目前,中公今年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力举措,控制退费占比。并在经营层面加大内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三季度已初见成效,多措并举有望逐步改善公司运营情况。

受收款不及预期、退费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三季度公司业务收款金额小于支付退费金额,导致销售回款首次出现负值。

中公教育同时表示,公司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符。

“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要素不改”

关于三季度业绩大幅亏损问题,中公教育回复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因为收款不及预期、退费率较高、成本费用增长幅度较大,致使公司出现经营亏损,这既有大型考试备考时间缩短通过率下降,也有教师招录公告人数减少招聘条件严格、双减政策的出台造成业务和人才竞争压力加大并导致各分公司运营的人力物力增加等客观外部环境影响,也有公司对困难预计不足年度经营计划调整不及时等主观因素影响。

但中公教育表示,多年来中公教育形成的品牌优势、团队卓越的执行力和在逆境中求生并不断突破困难的能力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集群式专职专业研发体系、垂直一体化管理形成的快速响应体系、多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数字化经营理念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等支持公司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要素并未发生改变。

新增短期借款补充运营资金

深交所问询到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存贷双高”问题。具体表现为,2018-2020年,剔除预收款项后,公司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金额仍大于短期借款金额。公司被要求解释在货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持续大幅新增债务的合理性。

对此,中公教育称,由于公司协议班的服务与模式优势,从稳健经营的角度出发,公司需要保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或者可以及时变现的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协议班退费。

同时,公司人才招录和资格认证考试的时间分布具有一定周期性,导致公司的收款及退费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而员工工资、管理费用等支出具有较强的刚性,全年的发生较为均匀,公司需要通过部分短期银行借款以应对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不仅如此,公司构建长期资产的规模较大,先后在山东、吉林、辽宁、陕西、北京等地购置建设学习及办公场所,以满足面授培训需要和提升学员学习感受等,对资金有一定需求,需要通过短期借款补充运营资金。

中公教育还表示,为应对疫情反复影响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银行贷款增加现金储备,可提高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双减》政策的出台亦是对公司所处的职业教育培训行业亦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对公司市场开展和日常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致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出现负数,产生较大金额的经营亏损。此外,公司各年度及各年末资金余额真实、银行贷款都是真实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