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一篇二战即将参加复试学姐的经验贴!她的个人简介部分在正文中有展示,梅香在此不赘述,只浅谈一下这篇帖子给我的印象。
这篇帖子,言简意赅,分别讲述了【择校方法】【二战心态】【复习误区】【复习方法】这几个方面。
在【择校方法】部分,作者提出“三个思考步骤”,相当有实践指导意义——简言之,择校一看“三年院线”,二看“专业打分状况”,三看“自身目标”,作者这就样把择校时需要考虑的【主观】和【客观】条件都简化得很清晰了。这个思路虽然简洁,但是真的能帮到很多人,这也是梅香单独提出来强调它的原因呀!
而作为【二战考生】,这位作者又能体察大家面临“二战选择”时的心灵困境,也理解大家在二战复习的过程中于学习上可能“重蹈覆辙”的危险性,所以,她在谈论“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准备时都分别独立讲述了自身【一战】【二战】的复习状况,给大家提供充分的参考!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预祝她复试顺利、成功上岸、学业进步、一切如愿!!
本文版权归于作者,如有赞赏,悉数转交。
【情况概述】本人是一个二战考生。一战考的某文学很厉害的211学校,但是专业课那年有一点压分,没有考上。二战求稳选择了一所双非,得到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所以在这里将自己两年的择校和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目录:
**部分 择校
第二部分 备考
一、心态
(一)一战
(二)二战
1.如何确定二战。
2.二战过程中的压力。
二、公共课
(一)英语(客观题55/60)
1.背单词。
2.语法部分。
3.后期英语复习的主要部分就是刷真题以及真题如何**化利用。
(二)政治(客观题45/50)
1.一战
2.二战
三、专业课
(一)误区
(二)文学史经验
1.怎么开始复习?
2.文学史的学习和背诵可能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问题
3.在形成自己的背诵笔记和对于文学史进行整体梳理之后,可以看一些提升的课。
(三)文学理论经验(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
**部分 择校
关于择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二战考生,我吃过由于择校不适当的苦,所以在这里把我择校经验分享给大家。择校主要看三个部分:近三年院线,近三年专业课打分情况以及自己的目标。
**,查看近三年的院线。院线的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会不会踩坑,会不会被压分。比如,如果某大学2022年院线高达380+,2023又只是国家线并且招收大量调剂,而2024年又呈现高分趋势。那么这所学校极有可能在下一年继续控分,这样的院校选择就需要慎重。
第二,近三年的专业课打分情况。有时候总分还会受到公共课影响,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出这所学校的打分情况,此时就需要进一步去搜索已公示的进入复试名单和录取名单的具体分数。观察专业课分数近三年来是否比较平稳(分差在5—10分左右),如果专业课分差浮动太大,比如2022年均分在120左右,而到了2023年均分甚至不到110,那么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第三,结合自己的目标选择院校。在考研中一直流行的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以前我对这话半信半疑,现在发现选择确实重要。上面的两步,可以**限度帮助你避开“大小年”院校,但是最终择校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如果只是想上岸,提高学历,这种情况下选择可以保守一点,目标院校不低于自己本科院校即可。如果有学术追求,那么选择一个好院校的同时也要关注该院校是否有你心仪的导师,而不是一味追求院校的名头。
总之,择校是需要慎重的,如果择校不当很有可能会面临二战的局面,而二战真的很无论从心态还身体上都很辛苦,以上三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二部分 备考
备考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在考研这条路上我走了两年,在这两年中我的心态也非常不同,同时对于我的专业课备考也有了更多的领悟。以下主要分为心态、公共课和专业课三个方面。
一、心态
(一)一战
1.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怕自己比别人进度差。一战的时候,我**的焦虑就是怕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给自己放假,而感觉到负罪感。但是后来发现,劳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一战的时候经常看到小红书上有人说,考研到底应不应该休息。当时看着评论区各种各样的评论感觉到无比的焦虑,就会开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懊悔自己今天的休息。但是,后来我发现,适当的休息是应该的,毕竟考研有可能要持续一年,太累到后期会大大降低效率。
2.莫名焦虑。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战最常见的问题,有时候因为网上看到别人已经背了3、4遍了,而自己一遍都没背完。再比如说,看到一些考研机构贩卖焦虑,什么今年某专业报考人数多,上岸困难越来越大之类的;还有甚者,用一堆数据,来强调现在考研困难。我的建议是,按照你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进度。如果他们不贩卖焦虑,他们怎么赚钱。你需要坚定自己的选择,然后一往无前。
(二)二战
二战确实是我人生最痛苦的一年,这一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我相信有很多宝宝也在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二战,在这里我将自己最终怎样决定二战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1.如何确定二战。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现在分数不理想的同学来说,是否选择二战是目前**的困惑。我最终确定二战是经历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我参加了当年的事业编考试,并且获得了笔试**。但是在最后我决定放弃这条路,因为我觉得我并不想从22岁就过一眼望到头的以后。
其次,我参加了雅思考试,并且准备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宜,雅思一个月出分,然后开始准备大量的材料,但是选择留学就意味着和学术类失之交臂,一年的硕士更多是为了工作而设定。
最后,经过一些未来职业的规划,我自己可能更想和文学打交道,因此我选择了二战。总之,我认为是否选择二战,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下职业规划,如果真的热爱,并且将来想从事相关行业,并且你真的不甘心,那么就坚定你的选择,你不会被辜负!
2.二战过程中的压力。二战备考方式有多种方式,我下面列举常见的两种:
**种,在学校以二学位的方式或者科研助理的方式留在学校在学校备战。此时你需要面对的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压力和失落感,你可能随时会触景生情,产生对以前的懊恼,或者悔恨。这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平衡内心,并且坚定选择。
第二种,在家脱产二战,这可能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是我的选择。家里备战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来自父母的压力,或者是同辈压力,父母可能不能设身处地感受你的情感,此时你可以找一个朋友倾诉,或者以写日记、发私密微博等方式,进行排解。并且可以在确定在家考研之前和父母进行商量,商量出一个方案,应对你这次的二战。另一种就是自己心里的压力了,因为一个人在家备考,多少会和外界的有一种隔绝感,孤独感会充斥你的备考,同时还有“如果这次再考不上,我该怎么办?”这样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压力,你首先在择校上,可以稍微放低预期;其次在备考时,先对自己去年学习的情况进行总体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最后对自己的总体实力又一个正确的把握,不要过于看低自己,也不要好高骛远。
二、公共课
(一)英语(客观题55/60)
英语首先最重要的是基础,地基打好才可以盖高楼,也是前期英语复习的主要方向。
1.背单词。我个人认为背单词是非常重要的。在一战的时候,我背单词是用单词书和单词软件共同使用。我首先是用单词书背了一遍,我认为可以选择那种主要是单词的,如果太多解释、例句同时背诵其实也记不太住。其次是,我用单词软件同步背诵,这样每天可以背两次,记得更扎实,同时单词软件会有遗忘曲线可以帮助你复习,我个人认为效率比较高。背单词**是每天都背,一直坚持,这样才会让单词彻底转化为你的基础。我认为我在考雅思的时候,阅读不经过训练可以有7.5,这一年背单词对我帮助非常大。
2.语法部分。我的语法一直还可以,所以我听田静老师的语法课时是从长难句的划分开始听的。如果语法基础比较薄弱,比较建议从头听。
3.后期英语复习的主要部分就是刷真题以及真题如何**化利用。
一刷真题(六月下旬~七月上旬),我是每次保证2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阅读,并且大家可以去听一些主流老师的全篇解析,认真复盘每一篇阅读,不要浪费真题,保留近5年的真题不做。大概在8月可以同步开始小三门,作文的话可以自己选择老师不作推荐,主流老师的作文各有各的好。
二刷真题(九月中下旬),此时对于真题的答案是有印象的,所以此时正确率不是关注的重点。关注重点为“如何去做”“出题句到底在哪里”“文章中除了专有名词外我还有哪些不会的单词”等,继续查缺补漏。此时依旧要计时完成,可以一天四篇阅读一起做用80分钟,第二天进行复盘,第三天小三门一起做用时不超过40分钟,当天进行复盘。
三刷真题(十月中下旬),这时做真题可以从2010开始,做到2021。计时120分钟完成除作文外全部的阅读,同时一定要吃透真题。此时作文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或者模板,开始从2005年的作文练习。
四刷真题(十一月~十二月),此时刷真题的目的是保持手感,可以将近两年的真题留在最后两周进行全真模拟。如果分数不理想也不要灰心,每年题难易不同,保持好心态和手感是你此时的目的。
(二)政治(主观题45/50)
1.一战
政治可以在7月开始,没有必要开始太早。一战同学从基础开始看,不要不当回事。基础知识是选择题高分的关键。
【基础部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基础书(常见为腿姐/徐涛/肖秀荣),同时跟着自己选择的老师上基础课。基础课老师画重点的东西可以同时多看看,因为这些知识点后期会出现在各大主流老师所出的背诵手册中。同时听完一课,可以配着肖老的1000题去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提高阶段】在基础课过完以后,可以再配备徐涛老师的练习册或者腿姐的练习册再检验一遍基础知识,如果还是有不太会的,去看书或者课都可以,尽量减少短板。当《背诵笔记》出来后,大家可以大胆舍弃之前的基础书,以背诵笔记为主,对知识点进行熟悉,尤其是中特部分知识点比较碎,提前背诵。
【冲刺阶段】这时做肖八肖四以及腿四或者徐六都可以,此时,注意查缺补漏。时政要记,并且经常错的题和容易忘记的选项可以记在自己笔记本上,方便自己时时复习。
2.二战
【基础部分】二战同学可以直接对照之前的背诵笔记,对照各主流老师的提高班攻破自己去年的薄弱项,同时配备肖老的1000题查缺补漏。也可以开始早一点背诵基础知识。因为已经有了上一年的学习,对于自己的薄弱项会比较了解,所以可以少在基础阶段花费一点时间。
【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背诵笔记和各种主流练习册再次查缺补漏,我比较建议用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容易错,或者是记不住的帽子题,这样可以多背自己的错误和薄弱环节(如下图),尽量将基础打的扎实。
【冲刺阶段】大家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计划冲刺就可以啦!按部就班就是伟大!
三、专业课
(一)误区
对于文学专业课,很多同学的误区是,总是纠结“是不是要把书背得很熟”——我答案是可以但是没有必要。因为文学史要想得高分,光背书是不够的。
在一战的时候我的文学史92分(但是有压分!),那个时候我是有一个误区,就是要把书背很多很多遍才可以,我文学史在一战的时候可能背了有20多遍,但是结果不尽人意。虽然那年老师阅卷比较严格,但是我也确实感觉到了文学专业光背书只能有一个还够看的基础分。
在二战时,我扭转了这个光背书的想法,对文学史的整体框架和脉络进行梳理。尝试自己表达,最终得到了145分和138分,所以我亲身实践了不能光背书。
以下说经验,我的的专业课经验主要分两部分: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二)文学史经验
1.怎么开始复习?
文学史的基础就是参考书,参考书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的,但是看参考书也是有方法的。**,需要先总览目录,对于每一时期的重点作家和事件有做了解,现在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框架;第二,可以选择一份高质量的笔记和参考书目一起进行阅读。因为大多数笔记都是对于文学史精华的提炼,通过对于精华把握再阅读参考书目补充整体知识框架,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第三,在阅读参考书目的过程中对笔记进行补充,比如笔记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缺少的你认为的精华,形成自己的笔记,然后就可以开始去背诵了。
2.文学史的学习和背诵可能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问题,因为知识繁杂。
但是,我认为如果联系时代背景,形成体系就能比较轻松的学习。以现当代文学的**个十年为例,现当代文学史的作家很多,知识点也非常的繁杂,所以很多同学都觉得比较难以记忆,可是如果对时代特征进行梳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例如,现代文学**个十年是从近代走向现代过程,所以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动荡,清王朝的覆灭并且随着伴随着列强的入侵,这一时期人们急需从新建立新的文化体系,从而燃起民族复兴的希望。所以这一时期以“为人生”和“启蒙”为主要目标,所以不论是提倡白话小说或者现代诗,都是为打破封建文学、封建思想对人的舒服,启蒙人的思想。
从上述背景出发,再可以简单分为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倾向。现实主义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提出“为人生”,所以不论是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再到“乡土小说”都是以“文学启蒙”为中心,对社会现象、人、思想进行思考、描写或者批判。浪漫主义以创造社为代表,其中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也是以暴露自己进行反思、反传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启蒙”。
3.在形成自己的背诵笔记和对于文学史进行整体梳理之后,可以看一些提升的课。(我强烈安利梅香!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梅香姐姐的课其实更适合有一定基础后再去学习,学习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于文学史的理解会很不一样!但是,同学们还是需要自己打好基础,这样真的会有1+1≥2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练习自己的输出,这里安利梅香的答题课,毕竟最后是要呈现在卷面上的,输出才是重中之重。同时,在练习输出的过程中,也可以查缺补漏。【梅香备注:感谢作者对梅香课程的认可呀,作者说的“答题课”应该是“免费卷面答题课”,在梅香的主页即可搜到——搜“文学讲师梅香”,寻找免费答题的课程即可(去年新增了现代文学答题讲解)】
(三)文学理论经验(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
文论其实都可以从四个维度去进行思考,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即背景,比如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来源是当时德国的分裂、动荡、保守,所以他才会提出人生是充满挣扎和痛苦的,只有放弃“生存意志”,选择涅槃(死亡)才可以消解。至于作家、读者、作品,接受-阐释文论就是从这三者的关系出发,认为作者对于作品没有完全的决定权,读者可以根据作品进行阐释。
文论部分其实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部分,通过这四个维度进行理解和分类后,只需要背一些名词解释,而大题完全可以根据题目进行自己描述。但是文论的答题一定要注意举例,如果没有例子,只是概念的阐释,那么文论部分很难得到高分。
我的经验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私信我,祝大家所愿皆实现,所得皆美好!(小红书上也会继续更新一些心得和方法的,小红书号:)
文末提供【复试集合贴】和【梅香课程简介】的链接,供需要者自取。以下两贴都可【直接点击链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