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忽悠霸蛮“反套路”。
参加过培训班或者学习过培训机构视频的同学,都听现在的培训老师讲过:不要按套路答题,尤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事前、事中、事后”、“制度、财务、宣传、教育、人才”,等等的答题套路了,考官很反感,一定获得不了高分,要讲的有新意,说一套换汤不换药的高大上词汇,让你感觉真厉害。
可这对吗?
有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体制内面试的目的是什么?筛选出能正确、**干事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语言表达流畅,说话办事有逻辑有条理,情绪控制能力过关,等等,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归根结底,要能干事的人。
回归常识,干事的逻辑是什么,一是搞清楚事情基本情况,二是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到关键点、难点,三是谋划解决方案,四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五是汇报工作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工作要求,六是总结提升。
任何一项任务,都逃不出此六步,无非是删减组合。分析下,**步,是什么,第二步,为什么,第三、四、五、六步,怎么办。面试说过来说过去,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掌握了最基础的逻辑,其他无非细化而已,一定要学习套路、吃透套路。
这是一切的基础,相反,如果听信这类老师的忽悠,你获得就是空中楼阁,稍微一变化,你就蒙了。
比如这位铁粉,2023年就加了我,当时**次找我咨询126进面,笔试差**名5分,分差太大落榜。前几天第二次找我,还是同一个岗位进面,咨询我时,复盘出**的问题,就是有自己套路,机构不允许用,非得反模板,结果面试匡瓢。
二、囫囵吞枣,而非与己融合。
每个人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都独具特色,在面试备考中,盲目模仿培训老师的答题方式往往得不偿失。
例如,老师习惯运用 “一是、二是、三是” 来体现逻辑,而你更擅长 “首先、其次、再次”,强行改变自己的习惯,不仅不能提升答题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面试培训,是将面试技巧与自身语言习惯、逻辑思维方式有机融合。因为在紧张的面试考场上,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运用自己最为熟悉的表达方式。如果在日常训练中强行摒弃自身本能,那么在考场上就很难做到表达流畅,进而影响最终得分。
对于尚未形成固定表达习惯的考生而言,在备考初期就应针对不同题型确定相应的表达方式。
比如,一个负面事件,领导安排你处理,你怎么办?你形成的表达习惯:阐述危害和解决问题的意义(短期、长期或对个人、对群体、对社会、对gj、对d),表态(不负领导期望,全力以赴完成任务),采取行动(人才、资金、物品、宣传、教育、制度、问责)。遇到此类题型,你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路线图,你不会没话说,不会没有逻辑,记住,一定要明白,对一类题,只需一种方法。
三、要么孤胆英雄,要么热热闹闹。
对于面试,要么培训,要么自学,这两种方式无论偏爱哪一种,都不对。自学,的确这个世界上总有自学能力特别强,很懂得总结思考的天才,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自学者,形不成系统,日日反复,为什么?
因为面试不是笔试,没有标准答案,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你的口头禅,不好的表达方式,你自己很难发现,但他人听的时候,会很明显,而且自己练习,空对空,缺乏反馈,人会很浮躁,沉心静气不断精进很难。报班培训,其他的不说,你可以体会下标准的面试流程,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带动、交流下,不断实践,可以发现错误。
可这也是面试班仅有的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培训机构,除了几位名师,有多少老师自己通过过真正的进入体制内的面试,没有几个,他们仅仅看了几天培训资料,就来给你指点,一个自己都缺乏实践的经验、仅凭所谓自我理解的老师来指导。
你敢信吗?
除了你自己的悟性好,在每天有限的几次实践和旁观他人的实践中总结,我认为培训班没有任何意义。面试,我认为**的,找一套靠谱的学习资料,认认真真的学透并整理出自己的表达习惯,然后,找一个体制内的、面试或被面试经验丰富的人,你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自我贬低,自我矮化。
在多次担任面试监督者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部分考生一进入考场,便表现出畏缩、怯懦的姿态,气场不足,从走路的姿态、面部的表情,到问候考官的语气以及站位,都难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有一位男性面试者,尽管其表达的逻辑性和流畅性欠佳,甚至出现反复赘述的情况,但他声音洪亮、情绪饱满,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充分说明,每一位走进面试考场的考生,都不应自我贬低,而应拿出舍我其谁的自信和势在必得的决心,这样在面试一开始就占据了心理优势。在答题过程中,若能做到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高度,那么获得高分并非难事。
在当前的省考、国考、遴选等各类考试中,笔试和面试同等重要。许多考生多次在笔试中取得**名的优异成绩,却因面试失利而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也有不少考生凭借出色的面试表现实现逆袭上岸。
因此,务必高度重视面试环节,而重视面试的首要表现就是要展现出自信满满、情绪激昂的精神状态。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展现出从容不迫、淡定优雅、知性博学的气质,但无论如何,都要避免暴露自己的软弱、不足和缺点。
面试就如同一场战斗,考生要以**的状态迎接挑战。如果全力以赴后仍未能成功,也能坦然接受;但若是因为自我否定、缺乏自信而导致失败,日后必定会追悔莫及。
需要强调的是,面试中的**印象(包括仪容仪表、姿势站位等)和开场的**句话至关重要,先声夺人不仅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极大地增强自身的自信心,而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
以上内容来自文章
全文共计10万余字,完整版可联我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