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张国荣执棒廖昌永献唱上海“马勒年”年末高潮
今年是伟大作曲家、指挥家马勒逝世110周年。国际音乐界也将今年称为“马勒年”。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演出市场仍在逐步复苏的情况下,11月21日至27日这一周,上海将举办三场非常重要的马勒作品音乐会。正如教授孙国忠所感叹的,从交响乐到声乐组曲,今年“马勒年”上海舞台的表演非常出色,足以与欧美各大音乐中心相媲美。音乐表演领域“越来越有信心”、“格局越来越好”。 “越做越大”、“演出水平越来越高”,展现了亚洲演艺之都的城市软实力。
今晚(11月22日),在上音歌剧院举行的“纪念马勒逝世110周年音乐会”在上海掀起了“马勒年”的又一高潮。指挥家张国勇担任指挥,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担任独奏,由上音乐团系骨干教师和优秀学员组成的150人乐团演奏艺术歌曲组曲《少年行者之歌》(男中音与管弦乐团版) )和《**交响曲》(《巨人》)。演奏乐谱采用了世界著名的大熊音乐出版社在2019年成立300周年之际推出的马勒交响曲“特别版”,并于今年7月从德国运抵上海。这也是该版本首次在上音演出。
乐谱远渡重洋,相距 8,500 公里。疫情阻挡不了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以开放的视角与国际艺术界积极交流的脚步。 “Toi!Toil!Toi!这是德国人为即将表演的音乐家欢呼的方式。”演出前,大熊音乐出版社社长Nick 从德国通过视频向上海送上真挚的祝福,“我非常期待,明年我们在上海再次相见。”
廖昌永激情演绎声乐组曲《少年行人之歌》
两年前,上海音乐学院与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音乐创作、人才培养、中德音乐文化的国际出版与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交流。两年前的今天(11月22日),双方推出了“年度音乐主题”合作模式。今年恰逢“马勒年”。商音与大雄共同决定将今年的音乐主题定为“致敬马勒”,并于今晚举办“纪念马勒逝世110周年音乐会”。
倾心演绎声乐组曲《少年行人之歌》,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表示,很喜欢马勒作品中的交响性和歌唱性,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对自我生命的探索和哲学。 。廖昌永还指出,当代人可以从马勒的音乐中体会到无尽的怀念、人生的悲欢离合、对自然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渴望。 “马勒用交响曲和交响艺术歌曲向世界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融入了他所有的精神和情感归属。当今世界对马勒的关注早已超出了一般音乐问题的范围,进入了更加宏观层面的人文思考。”
“当代人类社会仍然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和生存压力,在困难面前,马勒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命运的相互联系以及人文精神共鸣的力量和意义。”廖昌永表示,他相信马勒的音乐。音乐必将长期伴随“人类命运”这一主题,引领人们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通过共同不懈的努力,商印与大雄未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年轻学生与校园内的著名艺术家合作
今晚,张国勇在上音歌剧院指挥马勒《**交响曲》。就在昨晚(11月21日),张国勇的儿子张鲁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了马勒的《第十交响曲》。相隔一天,父子俩演奏了马勒的不同作品,让张国勇深受感动。 “昨晚我去上海交通音乐厅听了他(张路)指挥的《第十交响曲》,那是人生的绝唱,充满了悲伤。其实,马勒大部分作品中都带有悲剧元素。”不过,我今晚指挥的马勒**交响曲比较简单,充满活力,可以说,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我焕发了青春,而他(张)。卢)提前成熟了。
在张国勇看来,马勒的《**交响曲》是一部比较适合年轻音乐家演奏的作品。 “这部作品里有一些阳光的内容,我觉得他们特别能够理解音乐,并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排练的过程中,虽然这些年轻的学生还不是乐团里的专业音乐家,但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音符里有一种质朴,有一种青春的激情。”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纪念马勒诞辰110周年,也是对高声乐教学水平的展示和检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国勇认为,青年学生现在能够有机会在校园里与优秀指挥家、优秀歌手同台合作,这种锻炼是“有价值的”。他坦言,随着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乐团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专业交响乐团的音乐家。 “所以现在一有乐队排练的机会,大家就从躲在后面变成了冲上来,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上音歌剧院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艺术实践的舞台,让他们在学生阶段有足够的时间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舞台上。”廖昌勇告诉记者,商音学生毕业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曲目,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上海音乐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上海管弦学院的很多老师都是来自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所以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建立这种关系,让来自几个大型乐团的音乐家在上海可以和他们合作。我们的学生并排排练,商音还积极邀请活跃在舞台上的音乐家担任客座老师和兼职教授,把实践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相关链接:马勒乐谱从8500公里外运往上海
虽然疫情暂时让海外音乐家来上海演出遇到困难,但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仍然通过其他方式与国际艺术界密切沟通——今年7月,大雄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马勒作品《**交响曲》全套乐谱印刷完毕后,交付到了来自8500公里之外的德国威斯巴登的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指挥和150名乐队演奏者手中。上海,有着特殊的乐谱纸和油印的香味。新版《泰坦》的音乐从此充满了上音音乐学院的排练厅和校园。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的话来说,“这是一次令人兴奋、令人期待的人文回应。”
这套乐谱来自大熊音乐出版社在创刊300周年之际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编撰的新版马勒交响曲全集。新的乐谱和乐谱采用更宽的布局和更宽的五线谱,以确保**的视觉敏锐度。尤其是在乐队乐谱的编写上,编辑团队与世界**乐团的乐谱管理人员合作,使乐谱上的各种标记和注释尽可能清晰、完整。当这样一个适合交响乐团实际使用的版本的乐谱远渡重洋,在上海的舞台上演奏和聆听时,这不仅是对伟大音乐家的致敬,也是一段美好的沟通之作。中外音乐工作者。 。
现场照片由刘格林、方黄杰宇拍摄,乐谱照片由商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