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增加外援方案下个月就将决定!

更新时间:2025-02-14 15:30:21 浏览: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22年亚冠联赛将延续赛会制,亚冠联赛将增加外援,下个月开会决定方案。

增加外援方案下个月就将决定!

2021年亚冠联赛1/4决赛分别于10月16日、17日在西亚区和东亚区沙特和韩国举行。中超俱乐部自2010年以来首次无缘八强,整个亚冠联赛在中国的关注度也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足球“黄金时代”的结束有关,当然也和疫情有很大关系。然而,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中超球队面前:明年的亚冠怎么办?因为笔者从亚足联了解到了明年亚冠联赛的大致安排,情况和今年基本差不多。

今年11月下旬,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将召开年度会议,就亚洲男足竞赛做出一系列新的决议。其中,在亚冠方面,除了敲定2022年亚冠赛程、2023年亚冠席位分配外,还有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增加亚冠外援人数。据笔者了解,亚足联竞赛部已经起草了三套方案,供与会各方讨论并最终确定。在时间上,也将讨论是从2022年亚冠开始全面实施,还是从2023年亚冠开始全面实施。

明年赛事将继续采用集中制

2022年亚足联**联赛将是该项赛事成立20周年,按照亚足联最初的设想,希望赛事全面恢复正常,即恢复主客场制赛事。但由于目前疫情的客观影响,亚足联不得不维持赛事集中举办制。据悉,上个月和本月初,亚足联竞赛部已先后召集东亚大区、西亚大区相关成员协会召开线上会议,就明年亚足联**联赛的安排征求意见。

根据广大会员协会和俱乐部代表的意见,基于2020年、2021年两届亚足联**联赛的成功经验,亚足联竞赛部在与亚足联应急委员会磋商后,考虑到整个亚洲地区的疫情形势,提出意见:2022年亚足联**联赛将是最后一次在小组赛阶段采用集中赛制,2023年亚足联**联赛将全面恢复主客场制。同时,由于世界杯将于明年11月中旬举行,为了让亚洲球队更好地备战世界杯,明年的亚足联**联赛将在10月份结束,而不像往年那样安排在11月下旬。另外,为了压缩整个赛事的赛程,淘汰赛阶段的所有比赛将采用单场淘汰赛制,而不是主客场制决出胜负,但不会像今年一样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采用集中赛制。

根据这些大原则,亚足联竞赛部也提出了大致的比赛时间。在东亚区,预选赛**轮、第二轮和附加赛第三轮将分别在3月1日、8日和15日进行。由于中超俱乐部明年参加亚冠联赛的席位数量仍为“3+1”,今年中超联赛第三名将直接参加3月15日的附加赛第三轮,而且是主场比赛,不会影响明年3月24日、29日的12强赛最后两轮比赛。亚足联之所以把亚冠预选赛和附加赛安排在3月中上旬,是为了避免和12强赛发生冲突。当然,如果国家队采取长期集训的方式,亚足联也无法控制。

东亚区小组赛预计于4月15日或16日开始,4月30日或5月1日结束,半个月内进行6轮比赛。西亚区预选赛首轮将于明年3月15日进行,随后进行12强赛,预选赛第二轮和附加赛第三轮将于明年4月5日、19日进行;小组赛将于5月11日或12日开始,5月26日或27日结束。

西亚区小组赛之所以晚于东亚区小组赛,是为了避开西亚阿拉伯人的斋月(4月2日至5月1日),亚足联希望西亚球队依然能够保证亚冠联赛的竞技水平。而且这也是亚足联在征询西亚区各成员协会和相关俱乐部意见后做出的修改,因为今年亚冠联赛西亚区小组赛安排在4月,不少俱乐部都曾抱怨,只因为恰逢斋月,严重影响阿拉伯球员的竞技水平。当然,也有一些国家表达了不同意见,因为那个时间段,正好是2021-22赛季国内联赛的结束时间。

和今年亚冠一样,小组赛仍将有40支球队参赛,东亚区和西亚区各分为5个小组,每组**名直接晋级,各区成绩**的3名亚军也将获得参赛资格。小组赛具体地点暂定明年1月确定,因为亚足联将在今年12月举行2022年亚冠小组赛的分组抽签仪式。抽签结果公布后,亚足联将公开征集承办场地。和今年一样,一个会员协会可以申请承办多场小组赛。小组赛结束后,东亚区和西亚区的1/8决赛、1/4决赛和半决赛将同时进行,分别定于8月29-31日、9月12-14日、10月11-12日,每场一场比赛决出胜负,并将在不同地点举行。 最后的冠亚军决赛定于10月29日举行,比赛地点安排在东亚区,因为今年的冠亚军决赛将在西亚区的沙特阿拉伯举行。

奖金方面,亚足联将维持原有奖金分配制度,总奖金为3200万美元,其中**奖金400万美元,亚军奖金200万美元。

以上是亚足联提出的明年亚冠联赛总体安排,可能会有小幅调整,最终方案预计在今年11月下旬由亚足联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亚足联执委会批准后正式向社会公布。

中超俱乐部该如何应对?

坦白说,现在的中超俱乐部恐怕都没时间、也没心思去考虑明年的亚冠问题,毕竟今年中超联赛何时结束,还有不少不确定性。而且,今年中超俱乐部征战亚冠的尴尬,谁也不愿提。截至目前,代表中超征战亚冠的北京国安俱乐部预备队,部分球员因为疫情原因未能回国,而距离亚冠小组赛结束也已过去三个多月。这也让国内中超俱乐部不得不重新考虑征战亚冠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防疫政策短期内多半不会有大的改变和调整。明年3月15日东亚附加赛第三轮进行时,今年中超联赛第三名的俱乐部能否在主场与对手交手?目前还不能确定。如果不能主场作战,而选择在中立场地进行比赛,那么就会存在目前赛后回国隔离的问题。因此这涉及到明年中超联赛的赛程安排,整个中超联赛多半不会为了一支球队而推迟赛事。

亚冠小组赛全程安排在4月份,届时中超联赛将如何安排?国内联赛是暂停“让路”,还是联赛正常进行?如果暂停“让路”,中超联赛将遭遇“新麻烦”。一方面,由于明年中超将扩军至18支球队,联赛赛程将比今年增加4轮,赛期无疑将延长。另一方面,世界杯将于明年11月中旬打响,如果世界杯前还不能打完,随着世界杯的全面展开,联赛恐怕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而且,这期间,9月将举办杭州亚运会(足球比赛时间为9月7日至25日),届时99年龄段U23国足将从俱乐部球队中选拔球员征战亚运会,届时U23国足的球员很可能大部分来自中超各家俱乐部。 那么,中超联赛是否该“让步”呢?

增加外援方案下个月就将决定!(图1)

中超联赛在后黄金时代陷入动荡,加上疫情影响,品牌价值、商业价值以及联赛本身的观赏性和竞技性都大幅下滑,已经经不起任何“动荡”。如果像今年一样为了节省时间而压缩比赛,中超联赛很可能“崩盘”。

当然,这还没有考虑到中超俱乐部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今年两支中超球队在亚冠小组赛中均难求一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超品牌价值的大幅“缩水”。而且,因为夺冠不易,中超在亚足联技术分排名体系中也出现了巨大的下滑,从2020年末、2021年初的“亚洲**”跌落到“亚洲第七”,直接影响到了亚冠席位的分配。受防疫政策客观因素影响,如果中超俱乐部依然以预备队应对亚冠,很可能中超在亚洲的地位会进一步下滑,而这还不涉及在国际舞台上“丢脸”的问题。 如果真的这样,中超俱乐部明年还不如直接退出亚冠,就像今年澳足协宣布澳超俱乐部退出一样,避免在国际赛场上输到“没裤子”的地步。因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几年中超俱乐部在亚冠赛场上成绩斐然,和他们斥巨资引进超级外援有很大关系。没有了超级外援,中超俱乐部在亚冠赛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用预备队或者青年队去应付,只能是被打得“遍体鳞伤”。这在今年的亚冠小组赛上已经得到了证明。

就在我们还在为所谓的“闯进世界杯”争论不休的时候,中国足球恐怕已经不只是男足国家队了。指望一个连亚冠都没踢过的球员能在国家队打上主力,甚至“过关斩将”,都是愚蠢至极。没有中超联赛的坚实基础,国家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中超联赛将如何应对明年的亚冠?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增加外援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自2009年亚足联**联赛全面改革以来,亚足联一直规定亚足联**联赛各队的外援实行“3+1”政策,即三名外援不受国籍和会籍限制,其中一名外援必须是亚足联会员协会的注册球员,也就是俗称的“亚洲外援”。增加外援数量的问题,亚足联和会员协会都曾讨论过,甚至可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尤其是在2019年,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前,亚足联为了配合国际足联建立24支球队参加的新版世俱杯,希望亚洲俱乐部能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曾一度主张增加外援数量,同时保留“亚洲外援”,允许每队派出5至6名外援出战。而且,亚足联还对会员协会的外援注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但由于东亚区众多成员协会的全面反对,亚足联最终不得不做出暂缓增加外援数量的决定。

据了解,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在今年11月的会议上再次提出讨论增加外援数量的议题,原因在于不少成员协会再次向亚足联提出,本地区联赛外援数量在增加,基本都至少注册了5名外援。当然,由于各国各地区国家联赛的外援规定并不统一,亚足联需要综合平衡,做出更有利于亚洲足球发展的决定,同时也要让各俱乐部外援有更多机会在亚洲**水平的俱乐部比赛中亮相。

也正因如此,在今年亚冠决赛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之前,11月23日,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将在利雅得召开会议,详细讨论此事。

应对增援的三种计划

笔者了解到,亚足联竞赛部已经整理出了三份关于未来亚冠联赛外援数量增加的方案,将提交与会人员讨论。三份方案如下:

首先,报名不设限制,出场次数仍为“3+1”。具体来说,考虑到各会员协会联赛外援人数不一致,在参加亚冠联赛时,队内所有外援都可以报名大名单,但出场时只能选3名外援和1名亚洲外援。这样,沙特联赛实行“7外援(6+1)”政策,即6名外援加1名亚洲外援。这7名外援都可以报名亚冠,但在提交23人大名单时,只能从6名外援中选3名外援,再加1名亚洲外援。日本联赛实行“3+1+1”政策,即3名外援、1名亚洲外援、1名东南亚外援。 这5名外援也可出现在注册大名单中,但本场比赛的23人名单中,只有3名外援加1名亚洲外援[东南亚外援也属于“亚洲外援”]。

据称,这一计划在东亚区更为受欢迎,因为东亚区多个会员协会除了“亚洲外援”外,都相继推出了“东南亚外援”名额,其中包括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而澳超联赛也正计划在下赛季推出“东南亚外援名额”。

第二,注册“5+1”,打“3+1”。具体来说,就是在已有的“3+1”外援基础上,增加2名不受国籍、会籍限制的外援,维持原有的“亚足联外援”,这样外援总数为6人。但每场比赛只能出现“3+1”名外援。这个方案和**个方案类似,都是让更多外援有机会打亚冠,但对外援数量有明确的限制。

三是“注册6人踢6人”,取消亚洲外援。具体来说,具有亚洲足球特色的“亚洲外援”将被取消,各俱乐部注册的外援将不再有任何国籍、会籍限制,但最多可注册6人。同时,亚冠联赛每场比赛将允许6名注册外援同时出场。

疫情给加固带来不确定性

虽然已经有不少会员协会提出增加亚冠外援数量,但不得不说,疫情的爆发让增加外援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某种程度上并不像疫情前那么紧迫。一方面,疫情让各俱乐部目前的收入来源较疫情前大幅下降,中超无疑是球迷感受最深的,而邻近的韩超、日超、澳超,包括不少西亚俱乐部,都面临着俱乐部资金困难的现实。

另一方面,如果增加更多的外援,俱乐部的开支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在收入来源已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外援,显然会引起众多俱乐部的不满。而且,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由于亚冠联赛的扩大,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足球发展本来就很不平衡,导致亚冠联赛的竞技水平出现明显下滑。比如今年的亚冠小组赛就已经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如果增加更多的外援,财大气粗的俱乐部无疑是受益者,而足球欠发达地区的俱乐部则无法引进外援。在亚冠联赛中,强弱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亚冠联赛的对抗水平无疑将进一步降低。那么,如何平衡呢?这显然需要从亚洲足球的整体角度来考虑。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虽然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将在11月的会议上决定是从明年的亚冠联赛开始增加外援,还是从2023年的亚冠联赛开始增加外援,但如果在11月就做出决定,明年再开赛,可能就太仓促了。因此,现实中,2022年亚冠联赛至少会继续保持“3+1”外援政策,最早从2023年开始实施可能更为可行。

不管怎样,亚足联下一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今年11月的会议之后将会给出明确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