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自从我们村有了村级电商服务站后,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了很多。” 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产品的马尖镇东方河村村民滕大爷高兴地说。 以前,他们村里只有一家小商店,东西也很少,邮购的东西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 如今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开业,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网购问题,还可以通过电商销售自产农产品,让更多人品尝到美味的东方河当地杨梅。
电子商务是我省的一张“金名片”,其拓展市场、促进消费、惠及民生的作用十分明显。 近年来,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农村电商也成为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兰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探索电商助农领域,从平台建设、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发力,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子具有兰溪特色。
加快平台建设,夯实电子商务发展“新基石”
“快递已经到村里了,你可以直接到家门口的‘功夫站’取货,感觉很安全、方便。” 昨天,在兰溪市黄店镇杜新村工福站,村民黄先生经过各家快递公司的标识,扫描二维码,即可在快递货架上自行取件。
“现在快递和收件都可以在工福站完成,不用再去找收件点了,投递量增加了,对寄件人来说更方便了。” 都心村工夫站负责人朱贤良表示,工夫站自去年7月投入运营以来,已有申通、中通、极兔、京东等多家快递公司入驻。发货量从平均每天10余件增加到平均每天300余件。
快递一直是农村地区的难题。 过去,由于收货点分散,投递取件混乱,快递普遍存放在超市、水果店门口,无人管理,不少快递箱丢失或损坏。 为破解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充分保障群众权益,今年以来,兰溪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市)项目建设深入农村,建设运营市级电子商务协同配送中心。 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县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产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服务中心累计服务140余次,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建成村级公益站227个、镇级运营中心4个,建设电商农业特色产品库,实施微信小程序常年对外配送供应兰溪毛峰、萝卜等15种特色农产品。
聚焦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新引擎”
昨天,兰溪市蒙塘果蔬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包装辣椒酱。 他们看到,贴有标签的辣椒酱快递包裹已经堆积如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辣椒酱在网上很受欢迎,而且兰溪当地也有很多农民种植辣椒,于是我就开始加工辣椒。” 蒙塘果蔬专业合作社加工点负责人胡斌告诉记者,经过一系列准备,他正式开设了辣椒酱加工点,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现在我们主要在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上销售。虽然一开始销售情况不太好,但经过兰溪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指导以及粉丝的积累,我们现在可以销售超过每天4000瓶,相当于卖了3000公斤左右的辣椒。” 胡斌表示,网上销售为合作社开辟了新的发展局面,不仅增加了蔬菜产品的销量,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兰溪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商贸兴农共享致富”直播活动,大力推进电商直播“共享致富工场”建设,积极推动地方特产“对接”农产品上网,促进低收入群体致富增收。 目前,兰溪已成功申报省百强电商直播“共荣工坊”专项奖励项目2个,获得补贴80万元。 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额位居金华地区**,带动产值1500万元,解决当地问题。 现有员工100多人。
同时,通过兰溪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指导,今年杨梅在网络平台的销量突破2000万个,其中兰溪市盛宇果业有限公司的销量达到了2000万个以上。 500万。 目前,中心正在指导兰江街道、永昌街道相关合作社开展无花果、葡萄等农产品线上销售,并拟申报新一批省级直播“共享财富工坊”。
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孵化“新农民”
“刚进直播间的朋友们,请注意主播!现在制作的是游埠特色美食猪肉沈子……”近日,游埠镇农村直播技能培训班开课,现场直播实践课程在早茶街开始。 来自全镇各商家、创业青年、电商从业者、电商爱好者等30余人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本次乡村主播技能培训结合互联网直播实际需求和电商行业发展,采取“理论+实践”的模式。 主要侧重于个人IP账号创建、短视频剪辑与拍摄技巧、直播带货等。 通过六天半的培训,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最前沿、专业、实用的视频剪辑和直播销售技能,以及独立使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业务的技能。 “我们前期进行了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发现古镇群众对在线直播培训的需求很高。” 游步镇副镇长陈英表示,新媒体是产业腾飞的“翅膀”,游步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抖音视频和在线直播对于吸引流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此次乡村主播技能培训,将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
近年来,兰溪市积极建立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与江南职业学校、兰溪市技工学校合作,开展专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特别针对农村留守妇女、退伍军人、返乡青年和其他小组培养直播相关的工作技能和角色意识。 通过培训,“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培育更多“新农民”。 今年以来,我们重点针对马尖、白舍等杨梅种植基地,为近百户农民开展了“快乐梅有你”杨梅产业联盟直播和短视频培训。 开展“美好生活浙江播种季”及直播销售相关活动343余场。 金额达到14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