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古代诗词歌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研究.docx
1.赵季平先生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研究徐笛笛(湖南科技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永州42500)摘 要: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主要包括在《阳关三叠》篇中精选了赵季平的歌曲。本文对这些古诗词歌曲的旋律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具有注重传统曲调的表现、旋律与诗调相统一、以旋律促诗意表现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赵吉平先生的古诗词表演,以理清诗词的特点和情感、意境的表达为基础,调整一种积极、轻松的状态,通过合理的表达来传达古诗词、歌曲的美。发音和标准化动作。关键词:赵吉平;古诗词歌谣;艺术特色;歌唱研究:J605:A:1005-5312(2017)18-0088-03 赵吉平先生作为中国音乐界的“神笔”,不仅拥有大量的作品,
2、也因为创作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开创了古代诗词歌曲的新局面,推动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现代发展,拓展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内涵。他的古诗词歌,其特点是措辞严谨、节奏和谐、意境优美。本文分析了赵季平先生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点,重点阐述了其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特点,明确了该类型歌曲的演唱方法,明确了该类型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定位。 。一、赵季平与古诗词歌谣简介 (一)赵季平简介 赵季平(1945-),河北束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1970年开始音乐创作,拥有影视配乐、舞剧、交响乐等近千首音乐作品。截至目前,共有8部影视剧音乐作品获得**音乐奖,4部作品获得**音乐奖提名。赵
3、吉平先生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 (二)赵季平的典型古诗词歌曲 赵季平先生精选的赵季平创作的歌曲中,有一专章《阳关三帖》,收录了《峨眉山月歌》、《送别》等十首古诗词歌曲。歌曲《东大》、《思念的家人》、《静夜》等。歌曲取材于唐诗。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理解创作曲调,拓展了歌词的内涵,体现了对古典诗词歌曲的现代诠释。 2、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意义分析。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古诗词歌曲的特点,促进优秀古诗词歌曲的传播。在演唱以古诗词为内容的相关歌曲时,首先应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根据歌曲内容确定演唱中的情感。那么演唱歌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4. 3. 赵季平古代诗词歌曲的艺术特色 赵季平古代诗词歌曲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现代语言和旋律两个层面。下面将针对这两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传统诗词曲调的表现自20世纪西方作曲方法传入我国以来,现代西方曲调已成为我国音乐创作的主要方式。这些曲调创作方法具有追求创新、注重音效的特点,但又传统、简单。经典歌曲都被忽略了。在此背景下,赵季平先生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坚持传统的创作方法。比如《阳关三叠中》的作品基本都采用七声和无调外声,保证了音乐的简洁性,同时又与古诗词相匹配。语言特征的结合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保证了曲调和歌曲的一致性。阳关三叠中,只有幽兰草和阳关三叠采用旧音阶,其余八首歌曲均采用新音阶,并在旋律上使用铜锣。
5、运用玄功转调手法,满足歌曲旋律的要求,表现出对传统旋律特征的继承和传播。就像董大中一样,前半部是同宫调制,后半部是玄宫调制。通过使用相同的概括旋律,达到节奏切换和情感转换的效果,整体曲调与传统戏曲等曲调风格相似。赵季平先生除了继承传统曲调的特点外,还根据古诗的音节特点对旋律进行调整,通常是一音一字,保证旋律与古诗的语言习惯相统一,整体曲调结构均衡,没有多余的音节。 (2)诗歌旋律、语气的统一。古诗遵循独特的创作规律,保证诗歌内容的对应和音韵的和谐。尽管现代语言与古代汉语相比发生了变化,但古诗的基本发音和声调仍然保持着对应。关系。按照普通话发音标准,汉语有五声:阴、阳、上、轻、上。
6、不同音调对应的旋律有起伏。赵季平先生在古诗词曲调的创作中,充分注意语言的声调变化与旋律的音高变化的关系,保证音高变化与发音的一致性,以及节奏的一致性。整个句子。以佳节思念亲人为例,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远方知兄弟登高,遍地栽茱萸树的人少了”。根据现代普通话的发音,对应的语调变化为35-55-55-51-55-55-51、51-55-55-35-214-35。前一句有上下的声调趋势,后一句则由低到高,中间有小幅下降,最后保持在35的水平。这种声音趋势与整体旋律一致。音乐,如图1所示,具有有争议的一致性。旋律与声调的统一,保证了诗歌演唱中演唱者的发音规则与曲调旋律的和谐。艺术是有联系的,尤其是古诗词
7.它本身是可歌唱的。它在古代以歌唱的形式流传。许多古诗的相应曲调虽然在现代已经失传,但其可唱性却被保留了下来。歌曲为歌唱服务,达到了文学、音乐艺术的高度。统一的内部要求没有改变。赵吉平先生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旋律、声调的统一创作,保证了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流畅、易于接受。 (3)旋律促进意境的表达。古诗词的艺术品质之一就是艺术性的实现。通过独特的措辞和文学手法,体现了静夜思念等超越言语的内涵,通过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月夜。荒凉而感人的思乡之情。全诗为五言绝句,共二十字,却描绘了许多生动的画面。由于其在措辞和意境上的优越性,成为古诗词的典范之作。赵季平先生在为古诗定曲时,继承了古诗辞藻简洁、意境佳表达的特点。
8、静夜思创作中,基本保证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满足旋律、语言、诗歌节奏的特点,并通过节拍的混合来调整曲调的表达,以促进通过曲调来表达音乐语言。能够促进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有助于传达作品的意境。四、演唱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的要求 (一)认知和情感要求 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具有丰富、情感充沛、旋律语调相应的特点。因此,在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已经建立了对歌曲的理解。完成理解,调整情绪,达到积极轻松的歌唱状态。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动”与“放松”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歌唱过程中,既不能脱离“活跃”来谈“放松”,也不能脱离“放松”来谈“放松”。说“积极”。两者必须共存才能保证**的歌曲
9、唱歌效果。在歌唱中,“积极”作为一种态度,是建立在对歌唱和歌曲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的。它是唱古诗词歌之前的基本状态,是“放松”的基础; “放松”是建立在积极心态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歌唱的目的就是合理调节发发器官所达到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活动”与“放松”正确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古诗词歌曲演唱时发声器官的合理调整、动作和表情的协调以及良好的演唱效果。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中,“主动”最重要的是指情绪、发声器官、共鸣腔、全身都要主动参与到歌唱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情感与器官的协调发展,保证歌唱达到**状态; “放松”是指那些阻挡声音的部分必须放松。比如嘴唇、面部肌肉、上颌、下颌、舌根、上胸部等,只有放松这些部位
10、只有满分10分,才能准确发音、吐字,同时保证自然的歌唱表情和优美的歌唱姿势。在古诗词演唱中,“积极”和“放松”是保证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到“积极”和“放松”,歌声才能优美,姿态动人,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力量。 (二)演唱方法及发音要求 演唱赵季平的古诗词歌曲时,最要注意的是发音的把握。发音中,歌唱中最美也是最难掌握的就是元音音阶。由于元音具有饱满、情感的特点,是歌唱中声音**、持续时间最长的音阶。掌握纯元音发音技巧是唱出优美歌曲的基础。因此,需要将现代汉语标准发音方法与一般相关歌曲训练相结合,同时参考古诗词歌曲的特殊发音,达到纯正的发音标准,符合诗词。
11、相关要求保证加强对各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合理利用共鸣腔,最终达到随意产生各种音阶的能力。在演唱歌曲时,个人音色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声器官的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音色,尤其是真假音的转换和共鸣音的合理运用等,可以使声音连贯、优美。歌唱中存在大量的“a”、“i”、“o”等元音,还涉及多拍高音,需要必要的假声转换。这就要求演唱者能够准确地发音元音音阶,熟练掌握真假音。只有改变方法,才能达到完美的表现。节奏是音乐传播的关键因素。赵季平的古诗词、古歌中的一些简单、重复的节奏就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观众受到感染,自觉参与歌曲的演唱,对歌曲的传播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如《敬业思》等;慢节奏歌曲的一般表达
12、萨德尔情绪可以有效增强情绪夸张,如阳关三叠等。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演唱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镜头前冲。要克服这个问题,需要充分熟悉歌曲的歌词和节奏,掌握演唱过程中的旋律变化,保持情感与歌曲的同步,最终达到准确把握节奏的目的。我个人的音调问题主要是跑调。一般来说,跑调并不是先天问题,也没有“音聋”的依据。走调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演唱时过于注重情感,导致呼吸不准确,音高或低或高;第二,可能唱歌只注重歌词。我太关注了,从来没有亲自看过乐谱;最终,是压力导致了它走调。对于此类问题,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参考乐谱并联系原唱。这样不仅可以准确把握节拍,还有助于校准音调。另外,在唱歌的时候,歌手的个人
13、心态对音调也有影响。通过心理锻炼保持平静淡然的心态,也有利于歌曲的成功演唱。歌唱时,把握歌唱的力度非常重要。很容易造成用力过猛、情绪过度刺激,从而对歌曲的表现和歌曲的表达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演唱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解古诗语言的隐含特征,将自己置身于歌曲中,从词人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对音色和音质的要求 由于个体遗传结构的具体特点不同,人们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和音质。不过,这样的声音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练习来加强的。质感保证了歌唱效果。首先,适当调节喉部和声带。喉和声带是发声的关键部位,是保证发声有效性的核心。因此,适当控制喉部和声带
14、机器的位置和状态非常重要。唱歌时,喉部的位置比平时低,类似于深呼吸时喉部的位置。在整首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你的喉部需要基本保持在这个位置,并尽量保持平衡,而不是上下左右移动。当然,这种平衡是相对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演唱要求实时调整。唱歌时要注意喉部的位置,以及声带的控制和不同声音的产生。不同音域的演唱方法。中音音域是大多数歌词的音域,也是歌唱的基础。演唱时要充分注意该部分的发音,保证演唱时保持高音域的特点。声音轻松流畅,对声音的强度没有要求。主要以自然发生为主,实现平滑流畅的变化,同时结合其他因素,保证声音的优美和灵活变换。因此,唱歌前和唱歌时需要特别注意中音。
15.练习和使用。高音部分一般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这部分利用音调的升高、情感的强烈程度,配合演唱者的动作来激发听众的情绪。能否合理地唱出高音域关系到歌曲的成败。在高音区唱歌时,需要保持整体情绪高昂。颧骨打开程度更大,下颌尽量放松,保持向下的姿势。同时,向后拉并抬起小舌头,以协助吸气并保持这个姿势。在这种状态下,喉咙打开的程度更大,喉部随着高音的进行而向下移动,保证了高音的完美发音和整个过程中充足的呼吸支持。唱歌的时候,还存在变声的问题。从低音向上演唱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变声方法来演唱。一种方法是向下调节喉部使嘴完全张开,将送气位置向上移动,然后张开嘴,类似“喘气”的方法,完成声区转换。另外,因为
16、中高音较多的歌曲,在换音符时容易出现破音。这时,你需要坚持保持发声器官的状态,以保证那句话的完整。换音时,以混音的形式将真假音混合在一起,保证声音的完美衔接,保证声音不存在虚空的问题。五、小结 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具有格调古朴典雅、韵律声调和谐、词曲对应的特点。这样保证了演唱时歌曲内容和旋律的统一。根据歌曲的特点,演唱歌曲时,应在充分理解相关诗词的基础上,进入一种主动放松的状态,合理发音,调整表情和动作,以达到对歌曲的有效诠释。参考文献:1 张曼.宣叙调民族声乐作品《断桥失梦》的状况与演唱分析J.乐府新声(沉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4)。 2 何双涛.论赵吉平的一些声乐作品的创作思路及演唱风格的整体特征[J].国际音乐交流,2016(06)。 3 赵世民.赵季平谈歌唱J.歌唱艺术,2013(09)。 4 李亚熙.管雎《水韵》解读及赵季平对关雎艺术歌曲的感想.滁州学院学报,2015(01). 5 杨国栋.赵季平音乐创作简述[J].音乐生活,2015(08)。 6 梁红旗.继承传统,善于创新,赵季平艺术成就简述[J].音乐创作,2013(05)。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