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东方达芬奇!四川才子穿越500年
1488年12月8日,成都北部一个湖边大院里,距离明蜀宫(今成都天府广场附近)约20公里的地方,一户人家的家谱上添了一个“猴宝宝”。一封宣告这一喜讯的信函从遥远的北京急速发来。
此人的诞生,就如同一缕划破天际的光芒,照亮了明朝中后期愈发黯淡的历史。
1988年,在他诞辰整整500周年之际,在他的家乡,又出现了华人世界的另外一盏明灯——诺贝尔奖获得者宗肇始。
▌1988年,汀肇忠游历新都宝光寺,唐僖宗李儇下榻此地,见残塔夜间发出璀璨光芒,寓意将回都长安,遂将宝光寺命名为宝光寺。
佛经上说:一切现象,如梦如幻、泡影如露、如电,应如是观。这其实也包含着科学的信息——我们看到的光,可能来自于几百年前,甚至更久以前存在的发光体。1998年6月2日,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成功发射升空,开始寻找暗物质。
现代物理知识告诉我们,神秘的暗物质其实是一种光的介质。
穿越500年,我们发现,在15世纪的穹顶之下,同样的光芒也照耀着同一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一个叫芬奇的小镇,在这里,东西方两位天才共同闪耀:明代**的四川状元、“明代行走的百科全书”、新都人杨慎(也就是开头提到的明末之光);以及文艺复兴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
这两位同一代的天才,竟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像是掌握了秘籍的强者,在多个领域、多个学科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都是猴年出生的;就连他们家族的徽章,都显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驻足新都,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早已注定。
这两位著名的神都有简单的家庭“吉祥物”。
杨慎是紫藤,达芬奇的姓氏也来自“灯心草”。(注1)
五百年来,人们纷纷在新都桂湖驻足,欣赏升庵的紫藤。除了欣赏这位文坛大拿的文学造诣,更欣赏这紫藤的倔强。明代三大才子就有两株紫藤,杨慎的紫藤和徐渭的青紫藤。
15世纪的星空下,与杨慎共同生活了31年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以托斯卡纳附近生长的一种灯心草植物命名,在达·芬奇的许多手稿中,都以芬奇打结的图案作为他名字的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多有绰号:波提切利意为“小桶”,马萨乔意为“肥胖闷闷”,埃尔·格列柯意为“希腊人”,列奥纳多·达·芬奇意为“芬奇村的小李子”。当时社会只把画家视为普通的工匠。(注4)
但这两株看似脆弱的植物,却体现了两位在许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师。
为什么徐渭被称为“中国版梵高”,而杨慎、达芬奇两位东西方大师的画作却直到现在才被发现呢?
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天才,在命运的转折点上,他们都拥有着无比勇敢的心。
达芬奇拒绝了私生子卑微而注定的人生,活出了别样的精彩;他拒绝了一生只做好一件事,除了天才画家的桂冠,还轻松摘得了天才发明家、科学家等多项桂冠。达芬奇的一生恰逢文艺复兴的**,如果他晚生50年,按照他的一贯作风,他多半会向罗马天主教会说不。(注2)
36岁那年,杨慎从北京被贬到遥远的云南,在那里度过了晚年。从风光无限、举世皆知的杨慎,落入边疆,被“隐姓埋名”。这一切都是因为对皇帝说了“不”。面对嘉靖皇帝在继位为藩王三年后,将生父朱由崑迁入太庙的“离谱操作”,杨慎决定捍卫原则,大声说“不”。
D先生无疑是站在杨慎一边的,因为中国人历来秉持儒家传统,恪守“天地君亲师”的秩序,既然进入了这个体系,皇帝就得守规矩。
可是嘉靖一个十八岁的婴儿,谁能搞得定呢?
在他看来,杨慎的体重是120磅,而范固的体重是210磅。
1524年7月15日的抗议中,杨慎与134人全部被捆绑,十天之内,又在朝廷上被棍打两次,险些丧命。随后,他被流放到云南永昌圩(今云南保山县)。(注6)
▌明代陈洪绶绢本设色画《升庵花簪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此,一位**学者从明朝集团的会议室消失,一位时空旅行者来到南疆,后世多了一个东方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杨慎都出生于猴年。
文艺复兴人意味着孙悟空般的跳跃和跨学科的博学。而且,还有早熟的智慧。
当你 11 岁时你在做什么?
杨慎十一岁时,曾与唐代诗人《悼古战场》竞答同一问题,其舅父兵部侍郎杨廷仪读到“青楼断美人魂,日照覆青苔骨”一句,大加赞赏。其祖父杨春也请他写《秦朝论》,观点与贾谊多处不谋而合……他简直就是一位时间旅行者。
马拉松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科举是文艺青年的百米赛跑,跑得快就是好样的。
北宋初年,殿试中**个交卷的人是状元,王思宗与陈知同时交卷,赵匡胤让他们比试,结果是王思宗胜出。
虽然后人不再追求这种如被狗追着跑般的快速下笔速度,但杨慎的早熟却是被认可的——正德六年(1511年),24岁的他便考中状元,成为状元。
据说其实在1508年的那次考试中,主考官王翱已将杨慎的作文列为**名,但不料蜡烛火焰落下,烧毁了试卷,使得考试又耽误了三年。
可以想象,那六年的考试很残酷,我们拼尽全力,只为闯进决赛,最后却输给了杨慎。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研究,纸上钢笔画,30cm×21.7cm,温莎城堡皇家图书馆收藏。
1472年,20岁的达芬奇已是佛罗伦萨画家行会的正式会员,六年后,他画出了流传至今的十大杰作之一《花中圣母》。
在当今分工日趋专业化、精细化的世界,达芬奇简直是不可思议。作为私生子,他本可以在乡下安静地度过一生;但在扮演了画家、工程师、学者等多重角色后,他留下了一句话:“我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注5)
杨慎同样出彩的,是《荒野生存》之后多重角色的成功转型。
杨慎是摇滚界的著名人物。
歌词是用来唱的,《长江东去》这首至今仍为全国各地的中国人所熟知,是《三国》的开场白。
明代张岱的《虎丘中秋夜》中,就有千人湖光山色吟唱诗词的场景,电影《狮子吼》中苏东坡的演唱,也并非空穴来风。
践行“人人有诗,世世有诗”的杨慎留下了近3000首诗歌,“大衣哥”至今只翻唱过一首《长江东流》,便从农村一跃成为网络偶像。
列奥纳多·达·芬奇也是一位文字大师,1490年,他为米兰公爵夫人设计了一场以寓言为主题的表演。
杨慎是一位追求自然的画家。
就像英国园丁一样,他强调绘画的形式和精神必须是向大自然学习的结果。
▌《马与中国侍从》,15世纪,匿名,绢本设色,49cm×30.4cm(马),39.9cm×28.2cm(侍从),《巴赫拉姆·米尔扎画册》,1544-1545年编纂,托普卡帕宫博物馆
对于那些经常无法进入自然状态的画家,杨慎的建议是:画画前喝点酒。
至于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一些罕见的自然画作确实与他的中国同行看起来很相似:
▌阿诺河谷,1473年,达芬奇手稿
杨慎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
▌杨慎《石马泉诗》楷书,冷金纸本,纵21.5厘米,横4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达芬奇的笔迹更是令人惊叹。从他留下的所有手稿来看,他就像西方艺术界的“周伯通”:双手都能写字,而且可以双向书写。达芬奇的许多用左手从右向左书写的笔记,使后人更容易辨认他的作品。不过,阅读原文需要借助镜子。
杨慎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
流亡期间,杨慎开创了云南文化的新高度,“各族文人纷纷向他学习”。被明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首批淘汰”的“头条流氓”,却受到渴望文化的民间粉丝疯狂支持。这一幕,是否很像当下流行的小品活动?
元代,云南能考证的著作仅有八部,明嘉靖以后,著作增至二百六十余部,作者也达一百五十余人。据后世学者考证,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与杨慎的影响有关。(注3)
杨状元这个“下乡”状元,几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就连镇守云南、后来以梁王“梁”为姓氏的元世祖第五子胡格池的后代,也成为后世的文化大拿。这其中就有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
杨慎夫妇是一对患难中的神仙眷侣。
杨慎与妻子黄娥一生患难与共,诗书相传,不仅是艰苦生活上的坚定合作者,更是精神生活高度契合的“灵魂伴侣”,500年后,他们依然是现代人敬仰的榜样。
大雁没有飞到衡阳,锦信又怎能送到永昌呢?
春花柳色令我凄凄惨惨,柳梢风烟令你心碎。
回家,回家让我难过岁月的结束;雨,雨让我责怪早晨的太阳。
听说我们只有剑与戒指之约,金鸡何时降夜郎?
——黄鹗《送外》
跨越时空,我们已可以想象,被流放六诏(云南)的杨慎,收到这封从新都桂湖畔寄来的、带着故乡桂花余香的书信时,心里是怎样的安慰与伤感,他一连回了三首诗,写下了“海上玉枝易寻,亭中锦书难觅”的感叹。
明代大文人王世贞曾说,《送外》诗皆与《黄莺儿》相似,而“盛庵送外三首,不如余三首”。可见其功力非凡。(注9)(注10)
杨慎和达芬奇一样,是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批评家。
作为公认的明代文学大师,杨慎并没有追随主流道家,他坚决反对程颐、朱熹提出的“存天理,除人欲”,而是践行“性情不离”。在虚伪的道家文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杨慎的思想和行为是否与那些刚从我们这里空降的明代同志们相似呢?(注8)
无论是宇宙万物的名称、经史,还是通俗小说、医术,乃至花草虫鱼,杨慎都了如指掌。(注11)
他甚至仿佛预知了未来,提前500年就知道了我们现代人在工作偷懒之后常见的群体活动:吃瓜。
是的,杨慎学着吃瓜:西瓜
你知道西瓜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吗?
《西游记》中出现西瓜,这在文学史上是所谓的时代错误(),因为在故事发生的时代——唐代,根本没有西瓜。
李杜元白他们三个人,没有一个人吃过一片西瓜。武则天的儿子李贤说的“黄台下种瓜”,说的就是瓜。
杨慎在《丹乾通志》卷四中说:
“我以前很怀疑,本草纲目里没有西瓜。后来我读到五代河阳县令胡乔的《俘虏记》,记载:乔从回纥人那里得到瓜,用牛粪栽种,果大如斗,味甜,故名西瓜。所以西瓜从五代开始就传入中国了。”
看了杨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徐光启的《全农政书》,他们都说:“收到。”我就抄了下来。
毕竟这是“记忆广博、著作丰富,位列沈为先”的《明史》文化CPU,谁都心甘情愿被他PUA。
五百年后,立志打破古人观念的廷肇忠走进家乡;
而杨慎本人也不愧被称为“穿越五百年的东方达芬奇”。
历史是人、土地、时间的互动。
我们常常把时代比作一条河流,当水流平缓时,老百姓在里面过得很舒服;水流不顺时,老百姓就束手无策,随波逐流。
元朝末年,庐陵人杨世贤决定举家迁徙,最终来到新都。
他是杨慎的第六代传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从他的后代,杨慎的曾祖父杨枚开始,四代已经出了六位进士、一位状元!
杨家血脉为何能在遇到辛都的时候,创造出如此奇迹?
在他们来到新都之前,四川,尤其是成都,已经以文化繁荣而闻名。宋太祖生性好书,他从四川回宋时,下令将四川印刷的书籍全部运回朝廷。四川的官本有著名的《嘉祐七史》;私本有新都费锦绣堂刊刻的《资治通鉴》294卷,被称为龙爪本。(注7)
新都费氏家族是杨慎家族的另一个版本。费秘,被梁启超誉为思想敏锐、被胡适誉为“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界的当代人物”的代表,是文史医家。他是半个世纪后出生的杨慎。当人们走进新都东湖公园的四费庙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费氏家族三代人的文采。
蜀刻所用纸张为白厚桑皮麻纸,版面疏朗悦目。传世的宋蜀刻本《春秋》,字大如钱币,墨色光亮如漆,至今犹有清香。与之相应,蜀学空前兴盛,四川成为文化中心。
直至近代,还有竹简诗云:“燕道街前有刻工,巡抚两旁有裱工,谁最会拓片?唯有新都项九儿。”说明当时新都有个项九儿,很会拓片,在成都算是**人。
杨氏入川前后,不少人涌入新都,1888年新都《魏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先祖有近百支由福建入川,散布于成都、绵阳、乐山等地,以新都最多。
当移民们最终成为新都的居民时,他们与水土一起生活、成长,哺育了“相如的诗,李白的诗,东坡的散文,升庵的科举。”(注12)李贽感叹,如果岷江不出什么伟人,那就是李泽贤、苏世贤、杨淑贤了!
李贽的“岷江”指的就是四川,但他哪会知道,岷江之所以成为岷江,是中华民族迁徙融合的自然产物,五百年来,这是命运的眷顾。
而且,在时代的洪流中,新都又一次迎来了“移民潮”。
2023
新都区常住人口突破169万
是成都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
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县。
2019
新都区常住人口91.8万
也就是说
三年内
新都常住人口增加77万人
超过77万人口,人口井喷式增长。
虽然上面总是喧闹着言浪,但大家心里始终都是小心谨慎的,毕竟这是需要真金白银、用脚投票的人生大事。
这77万余人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决定去往何处——新都,并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几年前,新都政府在网上公开征集城市形象口号,有网友热情建议:“成都****的地方,没有之一,就是新都。”
此消息一出,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如著名的张益德表情包:我也是!
或许是出于对兄弟区县的尊重,这则点击率极高的信息最终没有被选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提出这则信息的人一定是生活在这里、深爱着这里的新都人。
新都为什么这么香?
此地原名叫:香城。
昔日的芬芳,因桂湖月桂而得名,甜美了整座城市。
当我们暂时放下2800年的历史,剥开今天新都的层层外衣,我们就会明白新都的芳香,明白它的芳香从何而来!
新都的魅力,首先在于诱人的房价!
人口净流入和GDP是房地产市场最硬核的两大指标,新都乃至其核心的项城中心,都是这场“用脚投票”所塑造的人口浪潮的热点区域。
如果说城南的交子金融城为主中心,是凸显经济价值的CBD,那么城北的相城中心作为城市副中心,则是以生态、文化、服务、生活为核心的CBP(Park,中央商务园区),具有更强的宜居属性。
▌截至2023年11月,成都市各区新房价格统计。数据来源于预售证等公开数据,作者:成都新房市场
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生活压力更小。对于购房者来说,首先,新都房价适中,属于“洼地”;其次,这里也是新中心城五区中,裸房限价**的区域(据成都市土地公开拍卖数据)。
近年来,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到成都、南京、杭州等地,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和现象,这背后有着推动房价上涨的深层逻辑。
“在新都,总价一百多万的,靠近地铁的新房就有,总价两百万以内的,也有不少改善型新房可以选择,而如果把重点放在城南,数量至少会翻一番。”前段时间因上传自己在新都买房的短视频,在网上小有名气的90后谢先生说。
新都芳香,首先在于时尚生活芳香!
当时尚的成都人说出“时尚”二字时,新都人便会心一笑。的确,在新都博物馆里,新都出土的一件汉代陶俑正微笑着凝视着路过的现代人,其表情与全国其他地方出土的同期陶俑大不相同。快乐地生活才是最持久的时尚,两件千年汉代陶俑印证了新都早已是一座微笑的城市。
新都人为什么总是这么开心?因为他们总是很会玩,很会玩。当《中国有嘻哈》在当代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时,新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人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在说:加油,孩子!2000年了,我们来点新东西吧!
既然年轻就要无拘无束,风靡全国的“村超”足球赛,新都人早就玩起来了,风格亮眼的新都三合村,很早就受到了央视的关注。
三河村为何被称为“成都足球**村”?因为这里是四川“村超联赛”的发源地;而“四川**的足球运动公园”也在这里诞生,彰显着新都人对于世界**运动的热爱与执着——从业余到职业,一应俱全!
2023年,成都蓉城最终在凤凰山体育场3比0战胜梅州客家,以15胜8平7负的成绩位居中超第四,创下了成都足球在中超联赛的**排名。此次赛事,成都蓉城完成了从中超二年级生到2023赛季强队的蜕变。球队以跨赛季27轮不败的战绩书写了中超联赛最长不败纪录。这支代表成都新精神的球队的注册地,正是新都!
▌新都区板竹园三合村竟然也有“乡村斯诺克”!2023年暑假,首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板竹园三合村2023“双城杯”斯诺克公开赛在三合村肖国栋&周跃龙专属斯诺克**工作室举行,历时半个月,仅虎牙直播平台就收获百万直播观看人次。
另一位从新都走向世界的人,是从新都旱滑雪场走出的谷爱凌。
北新干线起自凤凰山体育场,止于新都,两侧运动项目繁多,有乡村足球、马术、轮滑、旱雪……成都体育圈一位著名人士戏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府时尚体育新干线!
新都的魅力,当然还在于它极好的生态环境!
▌成都主城区被府河、南河环绕,新都亦是如此,淠河、青白河蜿蜒而过。泥巴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287亩,比金城湖湿地公园面积还大近900亩。漫步淠河绿道,或到桂湖公园赏荷花,都会让人沉醉在生命的绿意中,深深沉浸于城市肌理之中。
从桂湖的清香到荷花的海,木兰山的秀美与东湖公园的美景交相辉映,造就了新都浓郁的自然魅力。
就连2023年的头号明星——“花花”的大熊猫基地所在地,也有一半土地在新都,其VIP出入口大门也在新都。
新都的魅力就在于美食的香气!
大家都知道成都是美食之都,但是新都的美食实在太美味了,甚至当地人似乎都懒得告诉外人。
就拿兔子来说,成都本地生活自媒体说: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双流,新都人看见了,笑而不语,只有成都骨灰级兔头爱好者才知道,新都的兔头就是隐藏的扫地僧。
除了食材,新都兔头的自信还来自于复杂的工匠精神:先将兔头蒸熟,蒸熟后再拌匀。配料的丰富,仿佛在表明,每一个兔头都值得被鲜花簇拥般地珍视。D先生手上油腻、嘴里腻腻的兔头吃完后,还用拌匀的食材吃了两两面条。这样的美味,哪里还能找到?(写到这里,我还在流口水呢!)有吃货私下求证,从出现的时间来看,新都的清蒸兔头很可能就是成都街头冒菜的“祖宗”。至于新都另一道名菜,结结实实、受关注度更高的——丝包兔,我得用大胆、华而不实的文字,单独写一篇文章,否则就显得唐突,亵渎了人间美好。
新都对于饮食文化的自信,还来自于其开放的心态。
胸中云朵翻滚,鸟儿飞回家。火锅怎么吃?公园加个岛!
自新都发现烧制火锅数千年以来,这里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称霸全国的火锅小镇:天府煮镇。
▌新都邵氏鼎(1980年3月新都玛家出土)
火锅小镇IP以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按照“中国味道、天府文化、成都生活、沸腾小镇”理念,重点打造“熊猫+音乐+火锅”IP,立志打造“天下**火锅小镇”,年接待消费者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5亿元。
▌ 央视报道中的天府沸腾小镇
当然还有乐园、四海酒家、竹山老鸭、森宏鱼庄、小源渔村、石鳗、兰花酒家、曾国奎、钟兔头、馋猫……从几百元一位到几十元一位,在新都,每一个胃口都能得到最恰当的安抚。
其实,新都的芳香是无法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