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传媒影视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六家谋求上市的影视公司盘点
2018年以来,传媒影视行业面临政策收紧、资本退潮、经营疲软等多重挑战。传媒影视股大幅波动,影视上市公司业绩报告出现较大亏损。不少影视公司紧急救市,比如华谊兄弟。多重质押后,有的企业寻求国有股,如华策影视,也有企业濒临破产、追债、质询,如长城影视。
与此同时,传媒影视股公司一度的“上市热”也降温,尤其是A股门槛提高,还存在新三板退市风险。不过,近两年仍有企业仍在寻求“排队”上市。其中一些企业拥有一定的行业背书,长期以来寻求上市,以进一步推动业务改革,做强做大;有的近两年发展迅速。 ,雄心勃勃,急需资金。
Media **盘点了六家寻求上市的影视公司,具体如下:
复星影业
复兴影视(集团)是上海复星集团旗下经营影视文化产业的新兴板块。它是在前几年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成立的。复星影视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曾在湖南卫视、万达影视工作过的行业**人士。一位负责人曾表示,复兴影视的目标是成为一家融入投资基因的影视公司,计划在五年左右上市。
依托复星集团雄厚的资金基础,复兴视频成立后频频投资博纳影业、分众传媒、完美世界、蓝港在线、西天影视、好莱坞8等影视领域相关公司,并涉足影视制作、建筑广告、电子媒体、艺人管理、影视后期制作等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相对多元化的业务投资格局。
想必,当业务足够大之后,复星集团对复兴影视的支持将转为依靠国内市场融资的方式来支持运营。上市是一种有计划的方法。独立上市后,复兴影视将更多地依靠日益完善的运营团队,通过投资收益、通过与关联企业合作进行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盈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艺复兴支持的博纳近两年制作了《湄公河行动》等热门影片。完美世界和分众传媒都是电视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文艺复兴影视的发展,让影视企业捆绑了充足的能量。而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福星还联手西天影视等合作企业,在疫情期间进行捐款。除了强大的母体之外,外部合作、搞活资源配置也是振兴成长的重要因素。
耳东的照片
去年以来,耳东影业寻求港股上市的消息多次出现。据《职业经理人周刊》报道,2019年11月29日,耳东影业集团正在向香港联交所提交IPO招股说明书。据东方财富网股吧消息,2020年2月26日,总部位于北京的影视文化集团耳东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香港主板。
耳东影业是由北京品金控股投资公司孵化的。原名元氏影视。 2015年开始涉足影视投资,先后投资了《反腐风暴4》《我和我的祖国》《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等热门作品近年来,耳东影业发展迅速,业务布局主要由影视和泛娱乐两大业务板块组成。
其中影视业务涵盖:内容研发、宣传发行、影院管理、智慧影院、票房金融、影视产业园等影视产业链;泛娱乐业务涵盖:电影人工智能、VR、内容直播、新媒体、直播娱乐、二次元、游戏电竞等。
山影制作
山鹰生产总经理吴雪松
早在2015年,山鹰生产就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山鹰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使“庐剧”成为家喻户晓、广为人知的文化品牌。但资金严重短缺的瓶颈始终制约着山鹰主营业务及相关产业的拓展。许多好的项目都因财务问题而受阻。实施起来困难。
山鹰内部决策层多次召开会议和讨论,一致认为,要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股份制改造和主业上市是谋求新发展的**途径和根本途径,提质增效、拓展空间。 。 2016年6月,经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财政厅批准,山影牵头进行股份制改造,变更为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6日,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在山东文化交易所正式挂牌,标志着山东电影战略投资者引进的招拍、拍摄、上市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资源置换合作,万达院线与云峰基金等七家战略投资者成为山影的合伙人,他们的加入让山影出品获得了6亿的资金支持,这也意味着山影迈出了上市的**步。
近日,Media 采访山鹰制作总经理吴雪松时,询问了山鹰上市的最新动向。吴雪松透露,“目前,山鹰制作的IPO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将努力以优质创作带动公司业绩,尽快完成公司上市。”
原石文化
2019年下半年,另一家名为元石文化的公司发布了香港IPO招股书。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电视剧制作、投资、发行代理等业务,曾是一家新三板公司。 2018年9月20日,元石文化发布公告称,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的规定,我公司决定自9月26日起终止股票上市,2018。
根据2019年香港IPO招股书,中国电视剧及网剧市场高度分散。 2018年,五大剧公司合计占据14.4%的市场份额。元石文化排名在20-30位之间,市场份额为0.2%。 。还表示,元石文化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三方面,包括四部电视剧的制作、购买电视剧版权(或播出权),剩余金额将用于公司一般募集资金运营。
灿星生产
灿星制作是近两年来国内**一家以综艺制作为主业谋求上市的影视公司。据《证券日报》报道,2018年12月28日,灿星制作披露招股书,拟在创业板上市。根据中国证监会2018年2月11日披露的公告,2018年1月末,中信建投已与灿星签署上市辅导协议。预计整个辅导将持续3个月,并于2018年5月提出接受辅导申请。
灿星制作是中国领先的综艺节目制作机构。制作并推出了《好声音》、《蒙面歌王》、《这就是街舞》等热门综艺节目。灿星2016年估值为50亿,2017年达到210亿,2018年估值有所下降。2019年初,灿星表示今年将正式提前IPO时间表。至于灿星何时正式上线,也将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博纳影业
博纳影业曾经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国内影视公司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2015年,博纳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 2017年10月,证监会披露博纳影业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博纳影业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拟发行不少于1.2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本次IPO不涉及旧股转让。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博纳电影项目和博纳影院项目。规划投资额分别为60500万元和81961.12万元,合计14.24亿元。然而两年多过去了,博纳国内上市的最终决定始终没有到来。博纳影业为何仍处于上市“排队”阶段,可能与其此前在美股上市以及近两年国内影视行业上市审核趋严有关。
从融资的主要用途来看,博纳主要用于电影和影院,其主营业务也将成为融资的核心吸引力。这是因为博纳影业近两年频繁参与多部热门影片的投资和制作,包括《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等,其电影制作规模和公司影响力与中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不相上下,盈利表现和市场口碑都相当不错。这也是博纳继续排队、有信心在中国上市、完成募资的坚强后盾。
总而言之,影视公司抢着上市的热潮已经消退。上述仍坚持上市引导、坚持排队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叛逆者”。如今,随着影视行业资本环境趋于平静、投资者更加理性,真正能够成功上市的传媒影视公司必须在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具备较强的经营实力和更大的利润。只有具备潜力,才能赢得专业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