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腾:在线旅游平台(OTA)更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保险需求
(第一财经)摘要:近日,电商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立腾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对于用户来说,合理的捆绑销售,一方面可以在价格上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便利,另一方面,无论是同类产品的捆绑销售,还是互补产品的捆绑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减少用户在选择上所花的时间。
陈立腾指出,网络售票平台的机票价格与航空公司官网相同,单靠售票利润空间并不大,因此捆绑销售成为这些平台赚钱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对合作伙伴还是售票平台本身来说,捆绑销售都能帮助他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在用户中的影响力,进而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增加产品销量。”
以下为原文报告全文:《春节保险市场攻略:少点坑多点保障》
1月21日,新年春运即将开启,一年中最轻松、最忙碌的日子即将到来,无论是回家、探亲访友、外出旅游,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网上抢票活动也正在上演。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可以预见,今年即将到来的春节旅游也将相当给力。
网上购票早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购票首选,但购票过程中捆绑保险销售的乱象备受诟病。
2018年,原保监会相继发布《关于‘捆绑式’保险销售平台的风险提示》《关于互联网保险的风险提示》,试图治理市场乱象。
监管之下企业表现如何?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尝试通过携程、去哪儿、同程旅行、高铁管家等多个第三方票务平台预订上海至长沙、北京的机票、火车票和汽车票,了解更多信息。
据记者调查了解,部分平台仍不同程度存在捆绑销售保险的现象,也有部分平台成功“洁身自好”,但整体情况已明显好转。
火车吸取教训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各平台很少在预订火车票时默认售卖保险,而是把更多的权利交给消费者自主选择。
在购买火车票时,去哪儿网并未销售任何保险产品。
我们再来看携程旅行,旅客购买火车票可以选择三种渠道,分别是12306订票、携程订票、特快送票。其中,前两者捆绑了交通意外险:每份20元,最高保额80万元,由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承保,保险产品代理商为深圳市中诚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产品描述也比较详细,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非常明确。
同程旅行和飞猪旅行在火车票购买页面也销售保险产品。飞猪旅行会在订单页面下方展示三种不同级别的旅行保险(火车意外险),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承保,仅针对成年人。在支付阶段会弹窗建议购买旅行保险,但只是建议,没有默认勾选。
而对于一些相对小众、单一的旅游APP,比如高铁管家,不少用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购买APP时,APP默认推荐保险产品,很容易中招。“付款时,记得把默认购买的复选框一个个灰掉”,一位消费者强调。
票务合规性
火车票与保险的捆绑在众多出行方式中还比较合规,机票与保险的捆绑也在合理范围内。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旅客在携程旅行平台购买机票时,会出售三种保险,分别是航空意外险、退票险和航班延误险,主要由太平洋财产保险和中国人保财险承保,由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销售。旅客若需要购买,一共有四种选择。可单独购买航空意外险,价格为30元/人,最高保额320万元;单独购买退票险,价格为15元/人,最高保额2000元,若退票可理赔80%的退票费用;单独购买航班延误险,价格为20元/人,延误四小时可获赔200元;旅客还可购买航班意外延误组合险,价格为40元/人。
在去哪儿购买机票,平台提供四种选择,只有选择超值低价服务,才会赠送捆绑保险。保险产品主要为航意外险和延误险,单价为30元一张,航意外延误险一起购买更优惠,为40元一张。关于退票,网上信息显示,保险购买即生效,不可单独退票。如果旅客在航班预定起飞时间前在线申请退票,退票完成后保险会自动退还。承保公司为永安财险和宜安财险,销售服务由深圳市中诚泰保险经纪公司提供。
同程旅行购票页面捆绑销售的保险产品保费略高于其他平台,包括40元/航次延误险、25元/航次退改签险、50元/航次综合险等。这些产品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天元房屋(北京)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销售。
飞猪旅行的购票流程和情况与火车票一致。
此外,与以往单项保险产品单独销售的情况不同,如今不少保险公司都将单纯的航延误险产品“打包”销售,将各类交通意外险与航延误险整合在一起销售,附加责任则包括意外身故、医疗费用、住院津贴、紧急救援服务等保障内容。
汽车试驾
携程、去哪儿、同程等平台的火车票、机票页面均未强制销售保险,但记者查询上海至长沙的汽车票时发现,购买页面涉嫌诱导购买保险,捆绑销售形式多样,多为套餐形式,部分平台对保险产品也没有详细的说明。
记者打开携程旅行的汽车票预订页面,立马弹出了优惠套餐,其中大部分是旅游保险的优惠券,优惠金额在1元至5元不等,只要预订汽车票即可使用。车票预订页面提供两种购买方式,一种是有保险保障的特惠套餐,一种是无保险的普通套餐。在特惠套餐中,汽车票价会比原价略低,但需要购买25元至35元不等的车祸保险套餐。套餐中包含一份15元的车祸险。该保险主要由中国平安财险、泰康在线等保险公司承保,保险产品的销售服务商为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消费者乍一看,很容易误以为自己买到了便宜的车票,但当消费者点击预订按钮后,就会发现实际支付的价格是汽车票价加上35元的车险套餐价,比不含险的套餐还要贵。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去哪儿旅游的汽车票购买页面,该页面提供不同的套餐选择。乘客若选择优惠套餐,需购买20元的汽车意外险套餐,可省下3元服务费,但该保险在支付页面默认勾选,无法取消勾选。若乘客主动要求退票,退保费时会扣除相应的套餐优惠金额。此外,页面上没有汽车意外险产品的详细介绍,保险责任、免责条款、承保保险公司等均未披露。
同程旅行的捆绑销售最为直接,乘客只需多花10元,即可购买无忧出行套餐,获赠保额15万元的交通意外险。这10元以灰色字体标注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很容易被用户忽视。平台也没有对保险产品做任何说明,没有明确披露承保公司、销售代理、产品条款、核准文号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律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售票过程中,第三方平台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行推销任何产品,无论位置显眼还是隐蔽。如果不披露保险产品相关细节,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有权向交通部门投诉。
双刃剑
事实上,对于票务平台捆绑销售保险的做法,消费者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反应不一。
不少消费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坦言:“虽然现在大部分与购票平台捆绑的保险产品都可以选择,但我还是不会在平台上购买。”
谈及不购买平台保险的原因,记者通过采访总结出三点:第一,不少人已经购买了相关保险,没有必要再次购买;第二,多数人认为在平台上购买保险产品价格并不优惠;第三,部分人保险意识不强,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保险,即使买了也不会用。
“如果在专门的保险销售平台购买,1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份综合意外险,提供一年的意外保障,同时还涵盖航空等意外责任。”北京一位资深保险销售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消费者能做好长远规划,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他也表示,与售票平台捆绑销售保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也让真正有保险需求的消费者得到了更多更好的保障,值得肯定。
电商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立腾也对合理捆绑表示认可。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用户来说,合理的捆绑能给他们带来价格上看得见的便利。另一方面,不管是捆绑同类产品,还是捆绑互补产品,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在选择上所花的时间。”
利润至上
为何网络售票平台违约、捆绑保险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何被贴上“帮凶”标签的保险公司却更愿意与平台合作?
对此,有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网络购票平台捆绑销售产品的问题并不是很清楚。
上述北京资深保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意外险方面,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付给保险销售员的佣金比例在20%-30%左右。如果售票平台通过其保险代理机构销售保险,就不需要付给销售员佣金,而且自身平台流量大,保费收入和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此外,上述资深保险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与网络售票平台捆绑销售的保险价格明显高于保险公司官网或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上的价格。
为验证上述说法,国际金融报记者将上述售票平台上的保险产品价格与其他保险销售平台上的保险产品价格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保费价格相差很大。
以航空意外险为例,同程旅行提供的航空意外险每份保费40元,保额200万元航空意外身故及残疾,保障期限为某一航段。而在不少互联网平台上,保额200万元一年的航空意外险,无论航班数量、国家,售价也不过十几元。两者保费价格相差巨大,其中的巨额利润不言而喻。
陈立腾分析称,网络售票平台的机票价格与航空公司官网相同,单靠售票利润空间并不大,因此捆绑销售成为这些平台赚钱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对合作伙伴还是售票平台本身来说,捆绑销售都能帮助他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在用户中的影响力,进而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增加产品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网络售票平台凭借流量优势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旗下保险代理机构抬高价格,只有同意让出更多服务费的保险公司才能获得“搭售”机票。长三角地区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平台高手续费被曝光后,部分平台也想从中分一杯羹。而拼卖的航班延误险和航损险利润很高,手续费高达80%-98%,但这类保险对互联网平台依赖性强,让保险公司不得不吞下利润,因此不少第三方平台纷纷进入航班延误险领域。
《国际金融报》记者还注意到,上述网络购票平台均设立了自己的专属保险代理机构,其中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注册成立,承担携程网销售的全部保险产品的销售服务,与中国人寿、平安、太保、中保等21家保险公司均有合作关系。
2013年,去哪儿网投资设立了深圳市中诚泰保险经纪公司,据去哪儿网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其已与平安保险、安邦保险、泰康人寿等31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品牌合作关系。同年,途牛成立了途牛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目前已与15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再有噱头
过去,保险公司会针对各种节日推出比较贴合的保险产品,比如情人节的爱情险、春节的鞭炮险、美食险、酒水险等。一位银行系寿险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过去这些保险产品炒作程度大于实际,部分产品的保障范围已经被传统意外险覆盖,销量也很惨淡,“现在都没人做了。”
针对保险产品噱头过多的问题,原保监会曾发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明确了产品开发的原则和禁忌。截至目前,根据记者调查,春节市场确实已经趋于理性。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10余家保险公司人士获悉,多数保险公司暂无推出春节特惠产品的计划,仍以常态化产品为主,部分保险公司或有相应优惠活动。其中,安信财险表示,或有部分免保活动,春节期间或将推出两款全新健康险产品促销;平安产险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车险等也将有相应活动。
目前来看,意外险、健康险是2019年春节期间的主打产品。无论从保障范围还是保险产品名称来看,炒作的倾向较少,更多注重满足消费者的投保需求。(来源:国际金融报/唐叶罗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