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庆的焦虑:资金存管电商平台已成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速度惊人。 参与电子商务的结算资金规模快速增长。 潜在的资金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焦虑如何解决资金安全问题。 问题已经成为每个电商平台成长的必修课。
二次清关给平台带来的焦虑
2017年底,美团、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被传涉及“二次清仓”,并遭到央行约谈。 电商行业“二次清关”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电商监管部门也高度关注电商平台资金安全管理问题,并出台了相关监管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支付服务)应当遵守国家规定,遵守国家相关支付安全管理要求……业内人士分析“《电子商务法》中支付相关内容占比较大,凸显监管对电子商务领域金融风险的重视。” 这篇文章被解读为针对“二次清关”问题,也被视为电商资金存管的前奏。
各种因素叠加,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开始着急。 从各方角度来看,获得支付牌照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曲线。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电商平台甚至大型电商平台来说无疑都是如此。 这是一个“死刑”。
三大痛点制约行业发展
电商行业经常出现“先付款、后发货”的情况。 资金流和物流无法同步,导致大部分交易资金都由电商平台管理,这给电商行业带来了以下资金安全痛点:
一是平台违规从事清算结算业务,即从事资金“二次清算”业务;
二是平台内部形成“资金池”,威胁交易资金安全;
三是部分平台缺乏对客户支付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
当您在电商平台消费时,收货前支付的资金实际上是存入电商平台的结算账户中的。 确认收到货后,电商平台会将资金划转给平台内商家。 在此过程中,资金会在平台账户中停留一段时间,从而形成“资金池”。 平台向商户转账时,涉及无证经营支付清算业务,即所谓的“二次清算”。
当电商平台与入驻商户之间的结算资金存在时间差时,在没有第三方对账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法律纠纷。 电商平台可能会延迟或拒绝向商户结算资金,并自行支配这些资金,从而可能导致平台截留、挪用交易资金甚至卷款跑路等事件。
银行资金托管是电商合规解决方案
监管日趋严格,如何有效监管电商平台资金安全,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是通过弯道获得许可证的唯一方法吗? 不是这种情况。 账本系统以银行账户体系为基础,通过银行内部账户对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可以防止“资金池”被挪用。 同时,借助银行的清算能力,也能快速规避“二次清算”风险。 因此,银行账本系统是电商平台管理资金、实现合规的最佳方式。
为什么选择银行分类账系统?
1、合规性好,客户资金存放在银行,交易资金与自有资金隔离,不存在挪用问题;
2、信息安全:银行对企业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监控管理,确保用户支付信息安全;
3、渠道无限制,银行渠道、支付渠道可自由选择,且费率远低于自助接入;
4、合作前景好,平台交易真实性高,大大提高了银行的风控和授信能力,为平台和供应商提供便捷的授信合作,推动供应链金融;
5、信誉度强,银行的声誉是其他第三方无法比拟的。
一些平台人士可能会担心资金存管成本增加。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银行存管并不会增加平台投入,反而会降低平台成本,增加利润。
成本降低主要指支付渠道成本。 与平台相比,银行议价能力较强,其支付渠道价格远低于电商平台本身签约的价格。 收益是指资金的累计收益。 电商平台存放在银行的资金往往会形成可观的累计收入。 为了赢得客户,市场上大多数银行愿意与电商平台分享部分收入,以实现平台合规。 利润和利润都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