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最初是如何与其他网购平台竞争的? 淘宝上线初期如何避免被抄袭?
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成立。 淘宝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网上零售区,并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的网上零售区。
除了零售模式,淘宝还结合社区、江湖、帮派等方式,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让网购人群乐而忘返。
淘宝目前的业务横跨两部分:C2C(to,消费者对消费者)和B2C(to,企业对消费者)。 截至2008年,淘宝网注册用户超过9800万,并且用户数量还在逐年显着增长。 淘宝网拥有中国绝大多数的网络购物用户,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的网络购物人群。 2008年,淘宝网交易额为999.6亿元,占网络购物市场的80%。
近年来,不少品牌店从实体店转向淘宝商城虚拟店,逐渐壮大了淘宝的队伍,为淘宝增添了强劲的力量。 淘宝商城整合数千家品牌和厂商,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保质产品、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 淘宝商城与淘宝上普通零售店的区别在于,商城有商家作为卖家,因此有相对较好的质量保证。
淘宝提倡诚信、主动、快捷的网上交易文化,秉承“不买宝,就不能放弃信任”的原则。 在为淘宝会员打造安全高效的网上交易平台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利用淘宝客户模式为更多网民创造机会、提供就业机会。
淘宝也在极力营造和倡导一种互帮互助、轻松活泼的家庭氛围。 每一位在淘宝上进行交易等活动的用户不仅交易快速高效,而且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淘宝已成为广大网友网上创业、交友的首选。
2005年10月,淘宝宣布五年内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帮助无数大学生找到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网民在淘宝上找到工作甚至创业。
截至2007年,淘宝网已为社会直接创造了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淘宝上的交易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逆势增长。 淘宝就业申报已全面实现。
自2003年成立以来,淘宝打造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使超过100万网络卖家体验到了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的快速增长。
2008年9月,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与淘宝网合并。 中国有超过100万个中小型网站,创造了80%以上的互联网流量。 阿里巴巴帮助这些中小型网站销售其在线广告资源并变现。
2009年,淘宝网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选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近年来,继淘宝之后,B2C移动商务领域的创新日趋激烈,并出现了以短信搜索为突破口的模式。 占据B2C市场主导地位的淘宝未来将面临来自移动商务领域的诸多挑战。
淘宝网是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奇迹。 “大淘宝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将商流、信息流、物流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期待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与专业物流服务网站易邮网的合作,真正提高电子商务网站与物流行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无缝连接。
回顾淘宝8年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创新型公司的传奇经历,是一部中国消费市场快速释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个性淋漓尽致体现的过程。
展望淘宝的未来,它已经渗透到主流人群的主流消费中,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已经并将继续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培育电子商务环境。 还深度参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在互联网上获得新活力,帮助有志于探索未来的企业在网购人群中树立品牌,帮助国家贸易结构由外需转向满足内需,让中国人民享受更好的生活。
1. 2003年:诞生于沸腾的时代
2003年,淘宝网诞生。 今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非典带来的阴影持续挥之不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是最困难的时刻。 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抵御攻击的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蛰伏后,我国投资和消费两大驱动轴都取得了良好的复苏——体现在依靠国内消费和出口贸易双向驱动的实体经济上。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积累,已经开始慢慢发展。
随后的诸多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今年非但不是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压力的一年,反而是中国新一轮经济腾飞的沸腾之年。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2003年也是特殊的一年。 作为新生事物,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尝试突破此前的“门户盈利”困境,转而寻找更现实的商业模式。
2003年,中国人对网上购物不再陌生。 美国电商巨头eBay(全球最大、最著名的拍卖网站,全球最著名的在线拍卖网站)此时投资1.8亿美元收购eBay,实现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
1999年成立的eBay经历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疯狂与沉寂。 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占据了900/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和用户基础。 eBay由此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占绝对优势。
2、2004年:成长在杭州福地
2004年,淘宝网在受到竞争对手阻击的情况下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谁也没想到,淘宝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会出人意料地成功——它没有与eBay争夺现有的存量市场,而是收获了疯狂增长的增量市场; 短短一年时间,这家公司“颠倒了世界”,成为中国网购市场的领头羊。观察家将其定义为“本土智慧与美国思维的对抗,极其发人深省”。
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浙江的淘宝与上海的eBay、北京的8848等电商企业至少存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淘宝选择的业务发展中心是江浙地区。 中小企业密集,产品的成本压力和销售压力巨大——而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正好满足了其需求。
五年后,有业内人士定义,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浙江,是淘宝最具竞争力的宏观优势之一。 这让淘宝有更多机会介入中国中小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 在重构的过程中,淘宝的商业基因也进入了旺盛的产业需求,赋予了其其他企业无法具备的竞争优势。 这是一个宏大的产业定位。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清楚地分析出这一创业地点的选择对淘宝产生了什么影响。
但数据可以证实的是,2004年之前,淘宝在 Lab电子商务网站CISI(China Index,中国网站服务指数)人气排行榜上没有一席之地; 但从2004年2月开始,淘宝网以每月768%的增长率位居第一,仅次于易趣; 上线一年后,淘宝超越易趣位列第一。
艾瑞市场咨询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拍卖市场实现了217.8%的增长,年交易金额从2003年的10.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4亿元。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中小型产业集群终于成为国家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最终对淘宝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2005年:搭上中国消费快车
2005年,淘宝超越eBay,开始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今年8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7月份消费增速为12.70/0。 中国消费增速连续16个月超过12%。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三年后的2008年,一位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这样形容:“现在看来,中国正式进入消费拉动型经济结构,在这个时间点上正式确立,意味着中国消费已经脱离投资周期,走上独立向上的稳定增长周期,其结果必然是我国消费率快速提升的可能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逐步增强。”
淘宝或许只是一个巧合。 此时,淘宝的发展再次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巧妙重合——从今年开始,淘宝开始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在幕后,其每一次产品的推出都足以让业界惊喜,而其执行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则让其每一个商业故事都变得可行、耀眼。
4、2006年:从生存秀到生活秀
2006年,淘宝成为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同年,中国网民突破1亿。
这一年,淘宝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一种可能性——互联网不仅仅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而存在,它最终将形成生活的基本元素。
很多城市白领中午或晚上下班后不再去周边商场购物,而是习惯了网上“购物”。 调查数据显示,每天有近900万人去淘宝“购物”。 据新一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显示,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大卖场的店面日均客流量不足1.5万人。 这意味着淘宝每天的客流量相当于近600家沃尔玛门店的客流量。 与此同时,人们相信并愿意在网上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些产品已经占到网上购物总额的30%。 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购买服装、家庭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婴用品、家用电器等。
因此,有人认为,在淘宝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已经从网民的娱乐阶段逐渐进入“网上生意”阶段,而这也是互联网成熟的标志。 此前,中国的网络购物是一个高端术语。 还记得1999年上海的“72小时网络生存秀”,当时在网络上生存是不可能的。 到了2006年,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现实是没有互联网就很难生存。
5、2007年:网络零售圈的出现
2007年,淘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拍卖网站,而是亚洲最大的网上零售区。
今年,它拥有了一切。 淘宝年交易额突破400亿。 这超过400亿不是C2C或B2C创造的,而是多种零售业态创造的。 就像北京最著名的商圈王府井一样,由百货店、专卖店、杂货店甚至路边摊等多种零售业态组成。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明白为什么任何C2C或B2C网站都无法像淘宝一样发展得那么快。
第一批开网上商店的人是出于好奇,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放在网上卖,就像“杂货店”一样。 这和线下零售的起源是一样的。 随着网上交易的兴起,一些专营某系列或限量系列商品的网上商店做得越来越好。 他们已成为第一代盈利的网上商人。 它们就像传统零售业态中的“专卖店”。 ”。
由于互联网不以地理距离划分,这些商店就像“百货商店”一样聚集在一起。 百货商店中,既有个人店(“淘宝市场”),也有商家店(“品牌商城”)。 随着网上交易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店铺专门以低价取胜,于是淘宝就有了“促销”区,相当于“折扣店”。 此外,在淘宝上,还设有“二手闲置”专区。
淘宝上还有“全球代购”,可以请人代购世界各地的商品。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我们出差的时候只能请亲戚朋友请人买东西。 互联网将这种线下零售业态带入线上。
当你去淘宝时,你感觉自己生活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 打开门就是购物中心:左边是品牌店,右边是品牌店。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小商店,前面是折扣店,后面是旧货店,上面是世界各地的商店,下面是游戏点卡、充值卡、机票等零售店。 2007年网购商品销售排名中,服装、手机、化妆品、家庭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占6席,IT数码类仅占6席。 4 个座位。
6.淘宝的明天
淘宝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2008年,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一位专家表示:“如果要定义淘宝的成功之路,那么只能是这句话:它终于把商业工具变成了生活工具。” 有人这样形容,如果说淘宝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快速应用和个人消费的强势崛起之上,那么它的未来只能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个人意识回归的前提下个人消费,其每一次扩张的步伐,都必须以“人”这个要素为基础。
这显然就是淘宝正在做的事情——在马云的每次公开演讲中,他都会强调“线上生意”,这是淘宝和阿里巴巴带来的一个术语。 这样一群人通过互联网这个便捷的平台实现个人的抱负。 他们有一天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商业大亨,通过他们的推动,中国商业社会的重建才能真正让每个有梦想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在淘宝上开一家小店。 你不用担心亏钱了怎么办,因为一开始成本几乎为零——已有超过30万人在淘宝上成功实现了这个梦想。 他们只靠在淘宝开店获得收入。 通过过上体面的生活,这个群体将会像滚雪球一样成长。
有社会学家定义,这种个人商业基因的复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它意味着我国的商业轨道终于回到了个人主题。
与此同时,淘宝今年(2008年)推出的B2C商城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整个中国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短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加的压力。 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的经济手段,将显着帮助企业减少销售额。 成本——这为中小型产业集群在严峻的经济条件下生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这些中小企业的健康状况将极大地决定中国的就业市场、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能力。 观察人士表示,此类新突破必须从淘宝等成长型公司那里获得空间。 这种生态链结构正是马云的初衷——在健康的经济中,产品型企业的稳定增长可以解决宏观经济运行的压力,而创造的经济增长将促进个人消费社会的形成——过去五年来,淘宝一直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