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江南要塞”迎来旅游黄金发展期

更新时间:2025-02-08 16:05:14 浏览: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江南要塞”迎来旅游黄金发展期

市委书记段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小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忠,政协主席严鹏等在金马湖观摩。

2月17日,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段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小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忠,市政协主席严鹏,市委常委、秘书长周玉林,市委常委、临河区委书记李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子斌等,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当天上午,学员们参观了临河黄河套文化旅游区、酒庄老城区、狼山镇富强村、前兆庙镇民主村、杭锦后旗春光村、左溪口第一民俗村、金马湖等地。先后来到磴口县、三神宫水利风景区等地,实地了解这些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下午在磴口县会展中心召开全体会议。

磴口县金马湖的文艺表演具有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

杭锦后旗春光村的展品和美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富强村是巴彦淖尔市极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区,以旅游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整个村庄建设过程中,将溪口文化与农耕文化有机融合。是集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果蔬采摘、文化演艺、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展示、飞行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休闲观光村。

磴口县大力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全县沙、水、文化等旅游资源,旅游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向着“绿色崛起、超越江南”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

——写于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之际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国家和自治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重叠,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巴彦淖尔市旅游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巴彦淖尔市委、政府以改革开放、绿色发展的视角审视历史、展望未来。在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刚刚结束之际,政府决定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触动了巴彦淖尔市的发展脉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将是一次连接过去、开辟未来的会议。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到我市调研并参加自治区“两会”期间我市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打造像堡垒上的江南、草原水城、堡垒上的明珠、堡垒上的威尼斯。 “让‘宋江南、绿色崛起’成为响亮品牌的殷切期望”是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实现“绿色崛起、超越江南”必须做好三篇文章“水、绿色、文化”。

充分利用河套水资源优势,做好“水”工作。水是巴彦淖尔市的灵魂。 “天下黄河只盛产一物”。巴彦淖尔因水而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地区。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这里有奇迹般的人工河道通航工程——总排水(两条黄河)。市内有大大小小的湖泊300多个。素有“黄河百害,唯一富一”和“河套米粮河八百里”的美誉,依托水资源优势,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这是巴彦淖尔旅游称号应有的含义,也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要围绕水资源做好旅游文章:一是打造沿黄特色旅游区;二要抓好黄河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完善黄河套路文化旅游区、镜湖、天籁湖等湿地景观基础和游乐设施。 、增强旅游功能;三是以纳林湖为龙头,打造湖泊休闲度假产品,加快乌梁素海、乃仑湖开发建设,逐步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四是以黄河为依托,打造黄河观光旅游和黄河水上旅游产品,充分发挥黄河旅游资源优势。同时,我们将结合对河套水文化的探索对产品进行包装,提升“水”产品。文化内涵和品位。

做好“绿色”文章,打造“绿色河套、塞外江南”的旅游新形象。要借国家打造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契机,围绕“绿色崛起、超越江南”主题形象,深入开展长效生态治理绿化美化工程,让绿色成为巴彦淖尔市的底色:一是打造黄河沿线绿色生态屏障、G7高速公路两侧绿色景观带;二是实施城区内风景名胜区绿化美化工程。三是旅游旺季依托巴彦淖尔田园风光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以绿色田园风光、绿色畜产品、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河套饮食文化吸引游客,扩大巴彦淖尔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要集中力量,切实加快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进程,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填补西部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空白。自治区的一部分。

要做好“文化”这件大文章,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开展巴彦淖尔市旅游文化挖掘工程。作为黄河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深度融合的典范,巴彦淖尔浓缩了中国海洋以外的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就像一尊微型的中国盆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一项长期战略、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强河套旅游文化研究,充分利用河套文化研究成果对旅游产品进行文化包装,加大对巴彦淖尔市历史文物和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打造一批“美丽传说”或脍炙人口的历史传奇故事增强旅游吸引力;要以自治区振兴文化产业为契机,共同打造《家乡的小溪》、《鸿雁》、《乌拉特婚礼》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剧品牌。加快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特别注重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文化体育要作为旅游戏曲的平台,充分发挥文化、体育、节庆活动在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拓展客源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助推,以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发展理念,盘活冷资源,撬动淡季旅游,不断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体系,让冷资源发挥热效应。以旅游产品为载体,将河套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中。 ,弘扬传承河套文化。

“绿色崛起,超越江南”,巴彦淖尔旅游满怀希望,奋勇前行。随着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的春天必将迎来。最后预祝本次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市接待游客425.3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收入43.18亿元,增长22.8%。全市已开工建设旅游项目46个,总投资10.4亿元。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乌拉特部落、德令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那仁乌布尔浑城、玉馨温泉水世界、纳林湖生态旅游区、杭锦后旗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等得到建设和完善。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河套酒业旅游区、三圣宫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富强村、联兴村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村镇”。塔尔湖镇、文更镇等5个乡镇列入自治区特色景观旅游示范乡镇。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不断拓宽旅游客源市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等强力宣传,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接待量和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2016年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旅游、四季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2017年,巴彦淖尔市将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内蒙古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继续深入实施“10+3”工程和“自治区旅游局“643X”品牌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聚焦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绿色崛起,超越江南”为主题指导,我们重点发展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全方位宣传,全力打造“草原水城、绿色巴彦淖尔”旅游品牌。 2017年力争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51亿元以上。为此,我市旅游工作将落实八个坚持:

坚持旅游规划主导

增强旅游发展可控性

卢普公园

首先,规划目标要大。 《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巴彦淖尔市沿黄旅游区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我市规划建设为“大景区”,为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顶层设计。二是规划视野要开阔,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统筹重新配置。在制定和实施道路交通、农林水利、美丽乡村等专项建设规划时,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投入各类资源,绘制最终蓝图,力争点连面、线连面、东西呼应、一体化发展,努力开创新格局为巴彦淖尔全区旅游业的发展。

坚持旅游项目推介

增强旅游发展承载能力

乌兰布和沙漠

一要加强品牌景区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按照三带五区总体布局和品牌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规定的工作任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黄河套文化旅游区,为早日建成黄河套文化旅游区奠定基础。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双河区将按照建设城市草原、黄河外滩、西部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确保规划和项目建设早日落地。要充分利用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尽快将乌梁素海打造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强各旗、县、区精品旅游景区建设。重点建设磴口县纳林湖生态旅游区、乌拉特部落海底世界、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拉特前旗阿拉本草原旅游区、杭锦后旗沙海旅游区自驾露营地,以及乌拉特后旗自驾露营地。匈奴文化博物馆、巴日汗、匈奴城、那仁乌布尔、旗图绿洲度假村、丝路骆驼文化旅游区;临河区正在建设庆春湖旅游区和新华禅宗小镇;乌拉特中旗正在建设德岭山国家水利风景区蒙古营;婺源县正在建设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抗战纪念园、雨馨温泉水世界等重点景区项目。

坚持宣传营销互动

提升旅游发展影响力

匈奴城

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江南要塞”迎来旅游黄金发展期(图1)

宣传推广是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逐步形成覆盖全时空、全因素、全业态、全窗口、全人群、全媒体的旅游宣传营销局面,宣传“草原水”品牌形象。城市,绿色巴彦淖尔”,打造“河套福地,征服江南”形象主题一是继续在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卫视播出旅游宣传片,在全国多趟列车上投放宣传广告。二是加大与网站平台合作,加大网上宣传密度,利用好微信平台,实现宣传信息同步共享。四是印发《巴彦淖尔市吸引和输送游客奖励办法》,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让更多游客了解巴彦淖尔市、走进巴彦淖尔市。知道巴彦淖尔,参观巴彦淖尔。五是充分发挥节庆旅游推介功能,包装推介一批历史文化深厚、地域和旅游资源特色的节庆活动。六要积极开展冬季旅游产品营销推广,形成旅游产业“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四季旅游格局。

乡村旅游保持旺盛势头

增强旅游发展新活力

无量素海

充分发挥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利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及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两大平台,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推动现有乡村旅游产品升级。积极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促进脱贫富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巴彦淖尔市河套田园风光和辽阔草原风光的优势,开发QQ农场、马印、卷绳、千亩油菜花、千亩向日葵等高品质农业建设。 ——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和特色村镇。下海游泳、看风吹麦浪等农牧体验活动。积极开发冬季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冬捕节、年猪节、冬季采摘节、冬季家庭那达慕、火灶祭祀等活动。丰富高星级接待户间采摘、垂钓、垂钓、骑马射箭、篝火晚会等休闲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和需求。充分发挥我市乡村旅游产业餐饮优势,进一步挖掘传统乡村美食菜肴和民族特色菜品,制作杀猪菜、猪肉钩鸡、凉粉、酸粥、烤全羊、羊背、乳制品等等成为城市的“食物”。巴彦淖尔品牌形象。 2017年,市旅游局将与“走进乡村”网络平台合作,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富强村为卖点,以河套特产为卖点,全面推介我市乡村旅游产品以美食为景点,力争年内全部实现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全部上线上线营销。

坚持旅游区域发展联动

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

乌梁素海冰雪旅游节

更加关注中蒙双边旅游会晤和接触,更加关注中蒙旅游高层沟通渠道的畅通。一是启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蒙对话机制,以及与南戈壁省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协会、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协调机制。二是以开辟中蒙自驾游线路为切入点,启动跨境旅游工作。年内,通过举办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旅游部门高层交流会,推动跨境旅游区域小环线开放。三是以建设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区为目标,稳步推进双边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边境优质旅游线路整合。此外,依托我市在草原丝路旅游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积极拓展客源市场。继续加强与湖南、包头、湖北、乌海、阿拉善、银川、石嘴山等周边短期旅游客源市场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长期旅游客源市场的交流,承载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塑造和广泛宣传“草原”、“水城、绿色巴彦淖尔”的美好形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参与宁夏、蒙古、陕西、甘肃、青海五省联合发起的西北海关联合会。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旅游推介会、参加旅游产品展览会、新媒体平台信息宣传等,促进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拓展客源市场。

坚持全球旅游行动

提升旅游发展竞争力

婺源农耕文化博览园

加快打造全域旅游。要协助磴口县、乌拉特后旗开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具体工作,力争三年内建成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争取成立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建巴彦淖尔市旅游投融资公司,设立旅游产业基金,指导各旗、县、区建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局、旅游巡回法院等综合旅游执法体系。

坚持实施“旅游+”战略

增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黄河套文化旅游区蒙元文化展示区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互联的行业,涉及多个行业。对此,我们将通过进一步探索思路、驱动创新,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注入更多文化科技内涵,从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旅游+”战略。一是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产业融合,打造“旅游+农牧业”、“旅游+工业”、“旅游+蒙药”、“旅游+体育”、“旅游+留学”做大做强“旅游+文化”。 “旅游+禅养”、“旅游+城市建设”等新兴旅游业态将拓展发展空间。二是重点推进“旅游+互联网”。以实施国家旅游局“旅游+互联网重大工程”为契机,全面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引入互联网思维,推动旅游产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转变、服务效率提升。

坚持旅游监管和宣传

增强旅游发展保障

乌拉特部落

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文明有序、安全便捷、富民强国”五大目标,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安全。一年来,要重点抓好三培训、一次检查、一次宣传。一是组织全市导游解说员培训。二是组织全市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培训。三是组织全市旅游行业安全培训,确保旅游安全。四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质量监管“互查互查”活动。结合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自觉提高文明意识和素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旅游。

巴彦淖尔日报全媒体中心对会议全程进行了全程直播。

观看本次大会直播,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