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这个不断追求创新的时代,组织成员向组织分享有助于组织效能提升的知识和想法对于组织实现变革和成长至关重要。乡镇干部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国家与普通群众间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相较于上级领导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乡镇干部积极建言献策显得尤为必要。但既有研究却发现基层普遍存在干部"失语"的现象,因此探讨导致乡镇干部沉默行为的原因,继而施加影响来减少乡镇干部沉默行为的发生将是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应有之义。 对于身处压力型体制底端的乡镇干部来说,探讨其组织行为发生的机理离不开工作压力这一变量。仅有的关于工作压力与沉默行为关系的研究对于两者的影响关系却存在着分歧,到底是工作压力导致沉默行为,还是沉默行为导致工作压力,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基于此,认为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既有的众多研究中,工作压力往往引起员工焦虑,疲惫等情绪耗竭状态,因此以工作压力研究中较受关注的情绪耗竭为中介变量来探讨工作压力与乡镇干部沉默行为之间的关系。 文章对工作压力,情绪耗竭和沉默行为三个变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结合上述研究背景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乡镇干部这一群体的工作压力,情绪耗竭和沉默行为在总体上情况如何?第二,工作压力,情绪耗竭和沉默行为在乡镇干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一种怎样的差异?第三,工作压力对乡镇干部的沉默行为是否有显著影响?又是怎样影响的?又是否通过情绪耗竭这一中介变量产生影响?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并借鉴"压力()—紧张()—后果()"模型,构建了理论模型"工作压力—情绪耗竭—沉默行为",并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H1:工作压力对乡镇干部沉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工作压力对乡镇干部情绪耗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3:情绪耗竭对乡镇干部沉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4:情绪耗竭在工作压力与乡镇干部沉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开发的成熟量表,设计形成了关于工作压力,情绪耗竭和乡镇干部沉默行为的调查问卷。出于选择干部最有可能对工作或组织的内部管理有较多看法和建议的地方,以便更能清晰地对乡镇干部的沉默行为进行测量的考量,以S省C县和X县为调查区域获得本研究数据,并采用SPSS,AMO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乡镇干部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过载压力,而在工作过载压力中,工作量过大成为乡镇干部工作过载压力的重要因素。在职业发展前景压力中,单位缺乏清晰的员工职业规划成为职业发展前景压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上级领导压力中,构成乡镇干部最重要的压力因素:一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受限因素过多,二是单位中不必要的会议太多。(2)乡镇干部的性别和年龄情况不会对本文的核心变量产生显著影响;总的来说,乡镇干部学历越高,其工作压力也会越大;学历为本科的乡镇干部的情绪耗竭最严重;学历不会对乡镇干部的沉默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政治面貌为非党员的乡镇干部相较于政治面貌为党员的乡镇干部工作过载压力更大;工作年限较长的乡镇干部的工作过载压力要显著大于新入职不久的乡镇干部;具有编制的乡镇干部(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工作过载压力和职业发展前景压力较编外人员更大。
(3)关于工作压力,情绪耗竭和乡镇干部沉默行为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首先,工作压力既会直接增加沉默行为,也会通过情绪耗竭的心理机制来增加沉默行为的发生。但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要小于工作压力的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工作压力更多是直接影响沉默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必须要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其次,工作压力会对情绪耗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与既有研究认为工作压力导致员工情绪耗竭产生的结论一致;另外,情绪耗竭也会显著增加员工的沉默行为,与既有研究结论一致。 最后,基于研究发现和结论,提出了从压力源入手加强乡镇干部工作压力管理,从组织和个体层面加强乡镇干部情绪管理,合理引导乡镇干部的建言行为等相关管理建议,从而优化乡镇干部工作压力的应对与管理相关工作,促进乡镇干部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身心健康,鼓励引导乡镇干部积极建言献策,进而减少沉默行为的发生,最终将有利于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