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因水而生,让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5-02-08 09:18:03 浏览: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因水而生,让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活”起来

4月10日,首个以弘扬大运河文化为宗旨的“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在古城淮安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向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发表示祝贺。前来祝贺视频。江苏省文联主席张建华为“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题写牌匾。江苏省群文协会民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相声表演艺术家倪明当选为首任主任委员。当晚,一场大型公益演出在淮安文化中心艺术剧院举行。闻讯而来的热情观众将剧场挤得水泄不通,连四个过道都挤满了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对于筹划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的灵感和动机,以及联盟未来将如何开展工作,联盟首任主席倪明今天告诉记者,“其实就是三个字,‘爱、水和艺术”。

倪明说,大运河及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民间艺术文化平台推广,“我从事群众文化工作40年,我的家乡是大运河水系里下河地区。运河水是我小时候经历风浪的地方,船与水,舵与桨,水与鱼,鱼和岸是我童年难忘的回忆,在部队里,我获得了民间音乐的潜力,复员后,他从水岸河畔的一家工厂步入了的殿堂,创办了社会公益艺术队——倪夏班。 、南京华恒昌相声社、与水相伴、与河共生、与百姓心连心,倪明对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概括为一言以蔽之 “水”。

倪明认为,大运河的文化核心是“水”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传承过程中,“水”一脉相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运河说唱艺术依然蓬勃发展、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大运河仍然是连接和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要纽带。脱胎于水的古代故事、笑话、歌舞、小品表演,到唐代戏曲作为民间艺术的独立艺术形式的形成,到宋代的鼓词诸宫曲,到说唱、明清及民国时期出现的鼓词、快板等。文化民间艺术风格有上百种,无一不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倪明坦言:“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活生生的、流动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坐标运河沿线省市众多历史古迹,绵延不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近年来运河沿岸人民修建的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倪明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基于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大运河,基于国家当前大力扶持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文化繁荣的春风,‘中华大运河’ “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联盟”的诞生,为运河沿线地区及全国民间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放的平台。

倪明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考虑和建设思路,平台成立之初,就选定了大运河沿线的30多家文化中心作为第一批发起单位。这些单元在大运河沿线流域内具有一定的范围和代表性。 。在运作方式上,工作也将采取轮流进行。例如,首届大运河沿岸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展将在南京鼓楼举办、中国首届大运河“曲艺村晚会”将在姜堰举办、运河沿岸“曲艺村联欢晚会”等。在北京通州举办“人民之星”评选等活动。首届中国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论坛也将在山东举办。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擦亮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名片,让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活起来”!

通讯员 冯彦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影:景志

校对丁浩宇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