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英雄飞虎山——合唱《飞虎山》背后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2-10 07:00:58 浏览: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英雄飞虎山——合唱《飞虎山》背后的故事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再次深深感动了无数观众。作者还挖掘出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合唱《飞虎山》,表达了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

该作品创作于1951年,作家管华作词,张文刚作曲。张文刚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组、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组长,《儿童音乐》杂志主编。他创作的儿童音乐家喻户晓。 《我们的田野》由他创作,入选《20世纪中国音乐经典》榜单,并传唱至今。

漫画《飞虎山五日夜》陆文/插画

新中国成立后,张文刚的第一个创作任务就是深入朝鲜战场,通过音乐讲述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在紧张的斗争生活中,他深刻感受到音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发挥的独特的战斗作用,批判了抗美援朝歌曲创作中的不正之风。接触现实、公式化、概念化、西化。

“当我到达朝鲜时,我惊讶地发现我们大多数志愿者仍然唱着抗美援朝运动之前在中国流行的歌曲。”究其原因,虽然战争环境创造了客观条件,导致新创作的歌曲难以传唱,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主观上“对新的战局认识不够、欣赏不够”,从而造成了诸多瑕疵。在歌曲创作中,“他不能被志愿军战士所爱”。对此,张文刚明确表示,“我们不能总是让群众认为我们的歌曲‘老套’,不能让正在进行惊天动地事业的志愿者认为我们的歌曲比老歌干。”他们吃的是炒面。”他号召音乐工作者深入一线,贴近战士,深入生活,“体会群众的情感,深思熟虑地观察和理解我们伟大时代的方方面面,精致地表达人民群众的需要” (张文刚:《从创作志愿者歌曲中看到的创意问题》)。

在张文刚看来,“一首好歌曲首先要在内容上能够真实、完整地表达出它所要唱的客观事物……志愿军是保卫祖国、援助朝鲜、保卫和平;志愿军是保卫祖国、援助朝鲜、保卫和平;志愿军是保卫祖国、援助朝鲜、保卫和平的。”他们将与朝鲜人民共同努力。与共同的敌人战斗;战争是艰苦的、长期的;志愿者不仅勇敢,而且足智多谋;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有缺点”(《从为志愿军创作歌曲看的创作问题》)。他还引用了志愿军战士编的一首民谣,“中国的萨拉米,来到朝鲜,虽然彼此不了解,我们亲如兄弟。我们并肩作战,杀敌,威力无比。”合唱《飞虎山》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产物。

飞虎山封锁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的转折点。飞虎山位于青川江畔,俯瞰碧川和君游里。其守道,地势险要。志愿军第38军第112师奉命攻占飞虎山,拖延“联合国军”的进攻,为西线六军提供依据。部署赢得战斗机机会。 11月5日,攻克飞虎山阵地后,志愿军奉命“就地防守”。 11月5日至9日,敌在炮兵和飞机支援下发起反击。志愿军坚守阵地五昼夜,击退敌人57次进攻,歼敌1800余人,伤亡700余人,给了志愿军诱敌深入、集结大军的机会。 9日晚,志愿军奉命自行撤离,继续诱敌深入。随后,“联合国军”大部队落入我军精心编织的包围网,扭转朝鲜战争局势的第二次战役(包括长津湖战役)开始了。

飞虎山封锁期间,一位名叫朴孝南的朝鲜妇女提着木盆米给志愿者送饭。此木盆现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与正面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不同,《飞虎山》重点展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浇灌的友谊之花:朝鲜母亲将襁褓中的孩子独自留在山洞里,为朝鲜人民送饭。志愿军士兵。志愿军记者 发现孩子后,他把孩子抱上山,精心照顾。当母亲再次见到自己的孩子时,孩子已经在志愿者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飞虎山已成为一座英雄之山,成为中朝两国人民团结友谊的不朽丰碑,成为捍卫世界和平所向无敌的象征。”人民的力量让正义的战争每次都胜利得更加辉煌”(《飞虎山·演奏笔记》)。该作品共有七首歌曲,采用说唱音乐的形式,四首副歌,具有明显的戏剧效果。实际上是一部清唱剧。

第一首歌本质上是叙事性的。它以四声部副歌的形式讲述了故事的背景。志愿军已在飞虎山奋战了五昼夜。他们已经三天没有吃固体食物了。山下村庄里的韩国妈妈、姐妹、老人“都争先恐后地送饭离开”。登飞虎山。”

英雄飞虎山——合唱《飞虎山》背后的故事(图1)

第二首歌首先以四声部合唱的形式讲述了朝鲜人民上山送粮的艰辛故事,然后以代表母亲、女中音的女高音独唱的形式控诉敌人。代表大众的女高音合唱团、男高音独唱和低音合唱团。朝鲜的种种暴行最终通过四首副歌表达出来,“无论你山高路滑,即使跌倒骨折,也要爬起来;无论你有风雪枪炮”。炮弹,你要咬紧牙关,防火网要上。”野心和骄傲。

第三首歌首先用合唱和两声部女合唱的形式来描述大家如何劝说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山洞。接下来是女高音独奏,使用韩国音乐的扁平模式。通过速度的变化和强度的对比,描绘了母亲对敌人的无限怨恨,对志愿军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爱子密不可分的复杂情感。 “好的。”宝贝,你要在山洞里等我,免得志愿者叔叔挨饿。”情景感很强。

第四首歌首先用男合唱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然后由代表母亲的女高音和代表志愿军战士的男高音对唱,在两声部男合唱的伴奏下,聚焦展现了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鲜血。结下了友谊。最后,四声部的合唱表达了中朝军民同仇敌忾、保卫和平、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决心和意志。

第五首歌是咏叹调性质的。通过男高音合唱和独唱,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山洞里发现无人看管的孩子,抱上山抚养的故事。

第六首歌以女高音咏叹调开头,表达了母亲成功完成送餐任务的喜悦,然后用宣叙调表达了母亲找不到孩子的恐慌。不同声音的模仿和对比描绘(母亲和人群共5个声音)在大家焦急、急于寻找孩子的心情下,男高音齐声合唱,告诉母亲孩子已经被抱上山了志愿军记者报道。最后是四首副歌,讲述了一位母亲在山上发现自己的孩子睡在志愿军怀里的故事。

第七首曲子是辉煌壮丽的终曲,四首副歌和卡农相互交织。朝鲜母亲和志愿军战士高高地矗立在飞虎山上,使飞虎山成为一座友谊之山、胜利之山、和平之山。最后,大家齐唱《飞虎山,英雄山!》强度很大。

清唱剧《飞虎山》在当时影响很大。据文工团女战士胡德琴回忆,她曾担任女独唱,饰演一位韩国妈妈。 “这首接近清唱剧的合唱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技巧简洁,故事富有感染力,讲述了英雄气概和深厚友谊的故事。”

1951年9月,《飞虎山》以“人民伟大,战无不胜”的主题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群众歌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成为第一首获得国际歌曲大奖的国际歌曲。新中国.屡获殊荣的大型音乐作品。管华、张文刚认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亲爱的志愿军”,于是他们把奖金全部捐给了志愿军,作为文化建设资金。他们在给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信中写道:

那些日子里,我们被志愿军的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所激励和教育。回国后,我们写了一首故事合唱,叫《飞虎山》……我们决心在长期的生活奋斗中锻炼、改造自己。我们有信心能够写出好作品。

2019年12月,为纪念作曲家张文刚诞辰100周年,天津滨海新区教师合唱团重新上演合唱《飞虎山》。 2021年9月18日,在纪念这部作品问世70周年的“凤凰涅槃”合唱经典音乐会(主唱:王力、周湘湘、魏平伟)上再次传唱《飞虎山》。正如一位朝鲜老人在一首诗中写道:

飞虎山万虎飞翔,成仁以正义英雄闻名。鲜血洒在朝鲜金色的土地上,中朝友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5日第16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