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航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开启国产大飞机新时代
当天,人民日报微博对C919商用飞行全程进行直播,330.5万网友在本次直播中共同见证了C919的首飞。在虹桥机场,首航约130名旅客热切期盼C919大型客机的空中之旅;当飞机翱翔天际时,服务设计贴心周到,受到旅客好评;在首都机场,C919飞机穿过宏伟的“水门”“立”,开启新的征程……
观看直播的网友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的感受。微博网友“花道君”感叹:“这是载入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幕,恭喜C919顺利航行!”网友“蝴蝶”表示:“太棒了!希望有机会骑上它。”
网友们的“寻找”观点代表了无数人的心声——“中国人终于坐上了自己的大飞机!”
“幸运又感动,我登上了C919的首飞!”
“五星级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从此繁荣富强……”据人民日报客户端5月28日报道飞行中的C919机舱内传来阵阵歌声。乘客们手举国旗,热情高唱《祖国颂》,用歌声表达浓浓的爱国情怀。 “能够登上C919的首飞,我感到很幸运、很感动!”兴奋、喜悦、舒适是首航旅客在此次空中旅程中的共同感受。
据新华网报道,首飞航班上不少乘客都是国产大飞机的“爱好者”。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事与飞机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但他们熟悉C919的设计特点、测试条件和运行进度。一些旅客专程从太原、北京等地飞抵上海,体验C919的商务方面。第一次航行。
据中新社微信公众号消息,首航乘客杜家毫为了准时参加首航,放弃了西藏出行计划,于5月27日晚赶回上海。回顾这次空中之旅,杜家豪选择用“充实”来形容。 “分发特色餐食、可以留作纪念的登机牌、切蛋糕、在观众席上唱歌……这次旅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回忆。”
下拉式行李箱、彩虹灯带、宽敞的座椅和走廊、人性化的充电接口……据新华网报道,客舱内设计的很多“小细节”都受到了乘客的好评。旅客李先生表示:“客舱设施与干线市场的主力车型没有什么区别,空间更宽敞,噪音比想象中低,乘坐很舒适。”
据人民网报道,作为受邀参加首飞的乘客,北航张克利也有过类似的飞行经历。 “坐在C919这架国产大飞机上,我很兴奋,也感到无比自豪。说起感受,首先我感觉C919在起飞和降落时就像宽体客机一样平稳。”整个飞行体验也很棒,机舱后部的噪音也比以前的窄体飞机小。”
与乘客同飞的还有东航和中国商飞的多名工作人员。飞行过程中,他们认真听取并记录乘客的反馈意见,以便在后续工作中不断优化飞机体验,让C919更贴近市场需求。据新华网报道,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C919客机交付东航以来,进行了密集的验证飞行,整体性能非常好,航线运行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投入使用后市场,就必须接受市场的要求,希望它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飞得越来越好。”
网友在线观看“乘坐”C919
除了亲自登机的旅客,网友们也观看了首航。
不少网友通过央视直播观看了C919的整个着陆过程,共同赞叹中国航空的巨大进步。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对C919点赞。 “恭喜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中国制造加油!” “希望早日能够乘坐C919飞行,感谢所有为大飞机付出努力的人们!” “为中国大飞机感到骄傲!” “C919商业首飞成功是中国的骄傲。”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架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喷气式客机。人民网回忆,C919飞机项目于2007年启动,2017年首飞,并于2022年9月29日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合格证)。2022年12月9日,中国东方航空作为全球首家客户,正式接收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飞机,编号为B-919A。
中国新闻网文章指出,C919全球首飞商业客运,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运营”全面完成。中国民航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运营正式“启动”,中国大飞机的“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
不少网友注意到,从航站楼到飞机,从座位到餐食,一切都充满中国特色和仪式感,给人一种独特的氛围。据民航资源网了解,东航作为全球首家推出C919的航空公司,力争将这架新飞机打造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带来新生活的新航母、新平台、新场景。汇聚民航高质量发展成果。该环节有机融合了东航“精准、精细、精细、精彩”的“四精”服务理念。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第一人称视角带网友“搭”了C919首飞——值机区域,设有“C919专属值机柜台”,身穿红色服装的地面服务人员制服迎接办理登机手续的乘客;办理值机手续后,旅客将获得印有“C919首飞仪式”字样的红色主题专用登机牌;登机后,乘客们投票选出航班上推出的“五福”经济舱主题餐食,包括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C919首飞特制芒果布丁、巧克力酥饼和大白兔奶等,这让网友们非常的眼馋;此外,机上用品上还印有与首架交付的C919机身相同的专属标识,让旅客体验到特殊的旅程体验。
C919不仅服务好,机上设备也在不断完善。据人民网报道,东航C919公务舱和经济舱部分均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客舱过道高度2.25米,为乘客提供舒适的顶部和前方视觉空间;此外,飞机机舱内共安装了20个12英寸吸顶监视器,支持高清1080P电影放映。这是东航首次在单通道机队引入1080P节目加载。
浓浓的中国风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据央视网报道,东航还专门为C919拍摄了以“国色染山河,所见皆美”为主题的专属航空安全教学视频。它以令人愉悦的视听形式巧妙地融合了一系列中国文化元素。在航班起飞前给乘客带来惊喜。
为“大国力量、重要武器”加油鼓劲
C919这款国产大飞机,是中国网友引以为豪的又一“大国重要武器”。我国民航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运营正式“启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近年来,长征五号火箭、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海斗一号”潜水器……“大国重要武器”都在“航天、基建、能源、海洋”领域大显神通。 、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大放异彩,创新成果举世瞩目。
事实上,每一个激动人心的“大国重要武器”和超级工程的背后,都有大国工匠。人民日报评论说,新时代十年来,有多少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努力创新,让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成为“中国名片” ”;多少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克难题,才使得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等多项重大创新成为可能。新成果层出不穷;多少农业科技工作者翻山越岭,下田耕耘,在大地上写论文,让中国的饭碗更有保障……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有志气敢为人先创造并敢于提出新技术。理论,开拓新领域,探索新道路,为祖国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
国产大飞机的发展之路,是一群人凭着毅力、勇敢前行的路。这也是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和创新铺就的道路。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飞机结构件生产装备现已实现自主可控,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叶片等制造装备从无到有;汽车冲压生产线国内和全球新增市场份额分别达到80%和40%。 ;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由进口为主转变为出口为主;成功开发了船舶重载曲轴所需的车铣加工中心,掌握了大型船舶零部件的自主制造能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商飞上海航空学院控制律研究组组长郑晓辉一毕业就投身于C919的研究,经历了重重困难。在2022年C919飞机最终型号审定会上,他的讲话感动了所有人——“14年来,我的运行稳定与控制团队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切,从零到有。第一,我们终于到达了今天的位置。”
就这样,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努力和无数网友的期盼,C919开始了商业客运飞行。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5月29日起,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实现正常商业运营,未来还将投放更多航线。网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此我可以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