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猫最好的食物是什么?
① 产后营养问题 ② 环境与健康管理 ③ 疾病预防问题 产后营养问题
母猫怀孕和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体力,身体非常虚弱,需要立即补充营养。
此外,母猫在哺乳期间产生的乳汁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产仔数)。 维持这一生理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
平均而言,母猫在哺乳期第一周消耗维持能量需求的1-1.5倍,在第二周消耗2倍,在产后第3周和第4周消耗2.5-3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供高度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①除猫粮外,提供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如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鱼、低过敏性的鸡肉、高蛋白牛肉、高能量蛋黄等,蛋白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最重要的。 营养素
②汤也很重要,比如鲫鱼汤、鸡汤等,有助于产奶,因为牛奶78%是水组成的,哺乳期需水量会急剧增加。 应为母猫提供充足的水。
③猫罐头:指营养均衡的主食罐头。 对于食欲不佳的母猫来说,罐头食品的香气可以增强母猫的食欲,补充能量。
④营养膏:很多人说营养膏是智商税,但当猫咪非常需要全面营养的时候,营养膏或多或少能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方便又适口。 目前还没有办法替代。
⑤羊奶或树花奶:母猫产后3~17天最容易出现低钙血症。 我们需要给母猫补钙,喂羊奶或者树花奶。 如果出现呕吐或气喘、步态僵硬、颤抖、痉挛等现象,应立即就医。
母猫的食物量要保持充足,采用自助餐的方式,让母猫自由进食。 不过,食材一定要保持新鲜。 当天不能吃的肉罐头最好扔掉,也不要给母猫吃冷食。
注意:对于肠胃不好的母猫,不建议产后突然换粮,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环境与健康管理问题
猫的产房其实和育婴室是一样的。 母猫和小猫需要一个安静、清洁、干燥、温暖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环境和健康管理方面,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 准备产房时,在窝内放置几层宠物专用尿垫。 母猫产下后,只需将脏层除去即可。 这样既方便又不会过多打扰母猫和小猫。
②及时清除食物残渣、被粪便、尿液污染的尿垫,并定期消毒。
③如果天气寒冷,需要打开加热灯或取暖器,防止小猫着凉。 适宜的温度是32度。 半个月后,小猫逐渐强壮起来,所需的适宜温度下降到27度,直到1个月大。 ,小猫可以在正常室温下走动
④水碗、食碗、猫砂盒等要定期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⑤母猫的乳头需要经常清洗,擦干干奶渍,防止细菌滋生。
⑥母猫产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恶露。 除了更换尿布垫外,还需要使用医用棉来清洁外阴。
⑦保持周围安静,减少干扰。 例如,产房不宜设置在过道上。 人们走动会让母猫感到不安全。 母猫可能会受到惊吓,然后把小猫塞到角落里藏起来。 ,但这常常会杀死小猫。
⑧不要经常抱起小猫和它们玩耍,尤其是和猫妈妈不认识的人一起玩。 猫妈妈通过气味来识别孩子。 如果小猫有其他气味,即使是母猫自己的孩子也可能会被扔出猫窝或被她咬死,所以如果需要人工喂养,可以在猫窝里或戴上手套进行。
⑨ 不要人为干扰小猫的吃奶姿势,除非瘦弱的小猫找不到母猫的乳头。 这时,如果母猫情绪稳定,信任你,你就可以适当干预。
⑩ 如果母猫无法照顾小猫,舔小猫的屁股,或喂养小猫,主人可能需要充当奶妈:
第一周,每隔2~3小时喂一次羊奶或宠物专用奶粉,每次1~2毫升。 一周后每3~4小时喂一次,每次3~4毫升,持续三周。 之后,当小猫睁开眼睛时,就可以减少喂食的次数,此时也可以逐渐添加一些罐头和浸泡的小猫食物。
由于小猫无法自行排泄,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帮助,直到小猫大约 3 周大。
母乳喂养后,将报纸放在地板上以保持清洁。 用非惯用手将小猫脸朝下抱住,然后将干纸巾和棉花放在手中,轻轻擦拭尾巴根部(肛门)约10秒钟。 请勿用力按压,否则会损伤皮肤。
排尿完毕后,稍微向尾部移动触摸区域以刺激肛门。 如果小猫健康,每天(每 24 至 36 小时)就会长出一次糊状的黄色至棕色牙齿。
同时,还需要观察小猫的精神状态。 如果哭声微弱或频繁,小猫拒绝吸吮母乳,或者口鼻或舌头呈暗红色,应及时就医。 如果小猫体重减轻或变得不那么活跃,应注意及时就医。
疾病预防问题
母猫的产后疾病不容小觑。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母猫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乳房红肿、产后异常出血、外阴流脓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母猫常见的产后疾病有产褥热、产后异常出血、乳腺炎、肌炎、子痫、乳腺肿瘤等疾病。
其中,乳腺炎最为常见:它是由于小猫在哺乳时咬住乳头,让细菌侵入而引起的。 或者母猫乳汁充沛严重,也可能引起乳腺炎。 养猫者需要仔细观察母猫乳头分泌的乳汁颜色是否异常,观察母猫乳房是否红肿。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
最后,这是关于母猫产后月子期间的护理。 希望对新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