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花创牌 | 一亩田邓金红:疫情防控下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挑战新机遇

更新时间:2025-02-09 16:02:08 浏览:

花创牌 | 一亩田邓金红:疫情防控下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挑战新机遇

编者按:在COVID-19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企业和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各种考验。 如何把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新需求、新技术、新机遇,从而适应变化、​​转危为机,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近日,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金红在人民网撰文,解释疫情期间,一亩田利用自身农产品B2C电商平台优势和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着力解决农产品对接中的问题。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参与农业。 积极践行产业转型升级。

邓金红

田一牧创始人兼CEO

在创立田一木之前,邓金红有过两次创业经历。 2011年,看到农村市场巨大发展潜力的邓金红离开百度,正式创建依木农场。 一亩田采用B2B电子商务业态,主要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经营主体提供交易撮合服务。 一亩田平台的供应商主要包括农村合作社、经纪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买家包括农产品批发商、加工公司、商超、餐饮连锁店、B2C卖家、出口贸易公司等。一亩田还深度发展产业链。连锁服务,提供大豆、牛销售、飞鸽采摘等大宗贸易服务,促进优质农产品便捷流通。 经过九年深耕农业领域,一亩田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2400万,在售农产品超过12000种。 产品来自2,800多个县。 已发展成为移动APP用户数量最多的农产品电商平台。

受COVID-19疫情影响,今年1月下旬至今,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面积农产品滞销问题。 仅通过一亩田平台,就向地方政府和农民收集了5000多条销售困难信息。 可以说,近一个多月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另一方面,由于外出就餐困难,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价格上涨甚至成为疫情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 这与大量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各方担忧。

目前,农产品B2C电商规模还很小,农产品在产销地之间的流通仍以线下面对面交易为主。

虽然近年来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但面对这样的冲击,农产品电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物流、快递的限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农产品电商规模较小。 据介绍,今年2月6日至16日,淘宝天猫销售滞销农产品超过5200万公斤。 不过,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果蔬日供应量达到2万多吨,而全国一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近百个,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有4600多个。

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农产品网上零售额3556亿元,我国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全年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占约占农产品流通总量的30%。 80%。

根据我们近10年对产地和批发市场的了解,大宗农产品交易从产地到批发市场大部分必须面对面完成。 如果加上超市、生鲜农产品电商、果蔬连锁店等直接到产地寻货、进货的流量,大宗农产品线下交易额将占比例较高。

正因为如此,当采购商因疫情防控影响而无法照常到产区查看、采购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将会受到阻碍。 这就导致了大家都看到的两个极端,那就是城市里的蔬菜价格飞涨,人们还在抢着买,而产区的价格却降到了赔钱无人问津的地步。关心它。

当然,物流也是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部分原因。 不过,根据我们近期对部分用户的调查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地方都开通了农产品运输专用通道。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往产区看货、采购的采购商仍明显减少。 不少农产品供应商也反映,近一个多月以来,已有不少买家实际联系过他们。 但由于农产品的非标性,如果双方不一起亲自验货,很容易产生纠纷,因此很难做到。 形成远程交易。

利用平台直播等信息技术,汇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大宗农产品远程交易突破。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平台成为突破现阶段农产品大宗交易必须面对面进行的低效模式。

花创牌 | 一亩田邓金红:疫情防控下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挑战新机遇(图1)

首先,资源整合、建立信任机制成为供销两端互联网平台的重点。

例如,新京报联手京东、淘宝、拼多多、苏宁易购等国内几大电商平台,发起“一起卖”公益活动,向受疫情影响的农民收集信息,并与各电商平台展开快速审核。 、流量促进、优先配送等帮扶政策。 这种“带货”方式在短时间内快速整合供需两端信息,有助于快速消化滞销农产品,帮助农民减少损失。

又如,一亩田农产品批发交易电商平台联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起“保供应、稳价格、安心”行动倡议,正式启动“‘保供应’” 1月28日一亩田APP··价格稳定·心灵安全行动平台》。

目前,已有2000余家企业自愿参与此次助农行动,其中包括商超、生鲜电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采购商,以及种植基地、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等供应商公司。 此外,还有冷链运输、物流快递等配套服务企业,以及各地相关政府部门。 集结各方力量和资源后,我们着力探索利用直播提供产销对接服务的新模式。

其次,“直播”也成为传统面对面交易、查验的重要替代方式。

自2月7日起,一亩田已上线130多场官方农产品采购直播,包括针对各采购渠道的供应商直播,以及针对各供应商的采购商直播。 截至目前,这些直播买货、卖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亩田“田直播”页面

比如采购方面,参与直播的买家中,佛山龙头农业企业“三世家”达成600吨(约500万元)农产品采购合作; 生鲜电商“千鲜汇”与陆丰红满堂农业有限公司签订30万公斤糖橙销售协议; 与徐闻菠萝生产专业合作社签订每天10万公斤的销售协议,直至菠萝销售季节结束; 为拥有千万业主的大型开发商直供,商家“农舍说”找到105个供货渠道,达成近1.5万公斤菠萝、蜜柑、榨菜试供应合作; 一亩田直播一小时,卜蜂莲花就找到了100多个供货渠道。 与产区种植户签订合同,采购番茄10吨、叶菜3吨,以及菊花、白菜、菠菜、上海青等共计15吨……不少买家反映,通过直播找货直播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

此外,在供给端,电商平台还尝试组织调动各产区资源参与直播,解答有关产品质量、产量、价格、生产标准、物流运输条件、优惠等问题。为全国买家提供政策等。 。

从目前几个产区开展的直播来看,效果非常好。 例如,2月20日,一亩田在广东徐闻县进行了菠萝直播。 在副县长李毅、多家菠萝生产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徐闻电视台主持人、产地主播的共同努力下,约21000余名采购商观看了直播,并与主播、嘉宾互动。 直接促成采购订单及意向订单18笔,采购金额1200万元。

再比如,2月26日,广东龙门县年聚现场直播,近2万名买家观看。 直播期间,买家试发货订单超过160个,更有20多家大宗买家直接与当地供应商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采购意向。 直播结束后,参与直播的副县长罗光绍、农业局局长曾玉山、龙华镇镇长钟晓义等人表示,没想到第一次直播卖年橙,一亩地就这么成功了。

现阶段,农产品流通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何推动创新、提高流通效率,需要各方积极探索、共同努力。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覆盖了几个地方。 如何真正破解当前以大宗农产品面对面交易为主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缓解当前农产品产销压力,提高我国农业应对类似风险的能力未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索,需要整个行业,也需要政府、农民、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快递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ETC。

我们认为,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农产品流通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将不断探索和尝试,这可能会导致我国农业产业发生深远的变化,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