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建设基地,今日见其“真面目”!

更新时间:2025-02-09 04:08:47 浏览: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建设基地,今日见其“真面目”!

6月25日,首届粤港澳自然教育论坛公布了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0个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工作,使全省自然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广东将依托自然教育,打造特色自然教育品牌,为全国提供自然教育示范和典范。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海珠区东南角,北接琶洲会展中心,南接大学城,东临国际生物岛,与城市新中轴线接壤。向西。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最大的特大城市中心区。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名副其实的“绿色心脏”。海珠湿地水网纵横,绿树婆娑,瓜果飘香,风筝鱼儿飞舞。它积淀了千年果业农业文化的精髓,将都市的繁华与自然的生态美景融为一体,并具有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和河流湿地的特色。它是候鸟的热门目的地。是重要的迁徙通道、岭南水果的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的聚集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其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庸院士于1929年创办。华南植物园集科学研究、植物保护、科学交流和植物资源利用于一体。广州易地保护公园占地333公顷,保存着13000多种活植物。科普信息中心分为“时光隧道”、“植物与人”、“植物生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四个主题。它采用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学相关知识。展厅的结构造型和展示设计注重营造变化丰富、互动性强的沉浸式氛围。

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沙头角梧桐山南麓,距深圳市区10公里。南临大鹏湾,东接四大国际港口之一盐田港,东接著名旅游热点梅沙海滨公园。公园西接中英街,与香港新界隔开,总面积1933.3公顷,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梧桐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武陵天池”就被誉为“新安八景”之一。如今,“梧桐烟云”以其独特的魅力跻身“深圳八景”之列。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其中,福田红树林位于深圳湾东北部。是全国唯一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7.64公顷。与香港米埔隔海相望。形成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每年有近10万只长途候鸟在此停留越冬。保护区积极探索民间社会参与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经过探索和实践,与红树林基金会、WWF、观鸟协会等NGO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自然教育工作。为普及湿地及其保护知识,利用湿地日、爱鸟周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同时,深入社区、学校、场馆,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为中小学生开设自然课程。课堂,让学生定期前往保护区接受户外自然课程体验。目前,保护区已建立了完整的红树林志愿者培训、考核和管理体系。目前,有100多名志愿者常年在福田红树林提供服务。

广东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湿地面积68.5万平方米。它位于现代化大都市的腹地。与深圳湾水系相连,共享生物资源。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滨海湿地。按照“保护、恢复、改善”的原则,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湿地封闭管理、水质改善工程、湿地生态改善三个步骤实施。它不仅为湿地和深圳湾动植物搭建了生命通道,也保护了多样化的物种。对改善环境、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美化周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恢复了华侨城湿地的活力。湿地公园依托“保护性维护”的生态理念和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开展湿地体验、生态培训、科普教育等“湿地学校”教育活动。

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党感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珠海淇澳-党竿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1989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珠海党竿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珠海担杆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与珠海俏澳岛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设立“珠海市俏——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珠海淇澳-党感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7373.7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红森林湿地、猕猴、鸟类和海岛生态环境,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候鸟及猕猴原生栖息地和发展历史的重要基地。珠海淇澳-党感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红树林湿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应用示范”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专项项目“华南沿海红树林保护与恢复重建技术试验” “示范”已于近日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该项目将在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全面启动。

佛山植物园▼

佛山植物园种植植物2000余种,其中不少为珍稀保护物种。已成为集研究、保护、科普、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植物园和区域性植物王国。经过多年对山茶花植物的研究和引种,已引进国内外山茶花植物品种1000多个。世界上80%的山茶花都可以在植物园里看到。是华南地区顶级的油茶基地之一,建有占地32公顷的“广东省油茶种质资源库”。

韶关市梅岭古驿道▼

梅岭古道(又名梅关古道)位于广东南雄市市区与江西省大余县县城之间。从赣州乘坐公交车一路南下,穿过江西和广东边境,进入广东南雄市。美丽的梅岭位于两省交界处,梅关就在梅岭之巅。梅岭位于大禹岭山脉中段,山峰绵延200多公里,海拔400多米。东有海拔1076米的油山,西有数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与其他山峰相比,梅岭并不高,但它的山峰独特而美丽。堪称大峪岭波涛中唯一的秀峰。因此,人们一直把梅岭视为玉岭,把梅岭视为大玉岭的主峰。梅岭之所以峰峦叠嶂、鹤立鸡群,是因为它有:南北绵长的古道、雄伟的关隘五脊、万树梅树、万首诗词,才显得如此独特。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总面积5.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8%以上。它是我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珍贵的自然遗产。据统计,南岭自然保护区有野生高等植物3889种,脊椎动物555种。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是广东省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是我国1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建设基地,今日见其“真面目”!(图1)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历来高度重视科普、研究等自然教育工作。立足丹霞山的生态价值、地球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科学研究推动丹霞山科普研究发展,培育丹霞山科学小镇科普。拥有20多所学校,为中小学生开发了天文、地理、人文、传统手工艺体验等近200门课程。目前,拥有科普顾问、科普导游、科普志愿者600余人。他们出版了《奇美天成丹霞山》《研究丹霞》等多本科普研究书籍。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研学旅游服务体系,每年吸引40余人次。数万人游览丹霞山,参与科普、研究等自然教育活动。丹霞山正逐渐成为全国师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粤赣古驿道连平段▼

在河源市和平县与连平县交界处的九连山深山老林中,当地文物普查人员近日发现了一条被遗忘已久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长约66公里,较为完整,已有千年历史。它是河源市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古驿道,也是我国南方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古驿道。粤赣古驿道。较完整地连接连平县大湖镇、和平县青州镇、和退镇、环源镇以及江西省龙南县。如果继续向河源以南挖掘寻找,这条古驿道还可能连接连平县的三甲、中心两镇和东源县的灯塔、双江、板江镇,直通市区水域东江、珠江的源头。三角洲由水道相连。据说,这条古驿道相当于古人修筑的贯穿省界的“粤赣高速公路”。当地政府拟将其开发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徒步锻炼的旅游大道,并作为古代文物。立碑以护之。

广东香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香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博罗县境内,距惠州市区18公里,紧邻北回归线,是北回归线上难得的绿洲。 199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响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7月2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696.9公顷。属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野生动植物。也是东江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该保护区生物种类丰富。初步鉴定植物种类1627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56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珍稀物种基因库。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港口镇大亚湾与红湾交界处大兴山脚下的九莲澳海滩。保护区总面积1400公顷。 1985年6月,批准建立海龟自然保护区。 1986年12月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海龟繁殖地。主要海龟种类有玳瑁龟、橄榄丽龟、棱皮龟和红海龟。保护区内海滩坡度平缓,沙粒细,有利于海龟爬行、挖掘、产卵和繁殖。

汕尾市国有黄强林场▼

汕尾黄强林场位于公平水库上游,森林资源、水库风光、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有红二师旧址、红二师司令部、苏维埃政府等红色旅游资源。有朝面山、朝阳两座美丽的水库,6万多亩森林资源,还有朝面山古梅园。近年来,为了实现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实现海丰北部的跨越式发展,黄强林场致力于生态建设,开发生态工程项目。将黄强林场打造成为广东户外旅游运动小镇。为黄强林场打造广东汕尾黄强林场“友善、生态、宜居、幸福”体育小镇创造有利条件。

广东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莞市麻涌镇西侧,总面积351.97公顷,湿地率83.91%。具有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的复合特征。据近日发布的《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基础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华阳湖目前有植物资源432种,其中记录哺乳动物共8种。公园。占全省144种的5.56%,占全国673种的1.19%。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7种。多年来,华阳湖生态修复成效显着,景观多样,以水生植物景观为主,特色景观和景点众多。

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1093.06公顷。茂密翠绿的绿色森林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绿色发展条件。公园是珠三角都市圈难得的生态绿洲。这里天高气爽,山水秀美。设计团队融合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城市浅山、灵泉活水、森林茂密、云雨灿烂、历史遗迹”为景观资源品牌,将森林、城市、山地融为一体、河流和文化。这里编织出一幅临城美丽的山水画,构筑起绿色的城市生态屏障。

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小鸟天堂”之称。它是许多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公园及周边湿地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珠三角鸟类、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原为省级保护区,1990年设立,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天然红树林9000多公顷。它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滨海红树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真红树林、半红树林植物24种,鸟类194种。目前,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正在按照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研能力,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人才体系,努力把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多功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年内储备。 、多效益、国际知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茂名森林公园▼

茂名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西郊,占地4500余亩。森林公园拥有近3000亩自然生态林和500亩科技示范林,包括茂名市野生动物救援研究中心和茂名市花木中心苗圃。不仅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展示生物多样性和奇观、传播百科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科普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的理想场所,被评为第一名跻身“茂名十大休闲好去处”称号。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规划面积935公顷,其中湖泊湿地面积677公顷。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之一,也是广东省西江流域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生态功能等功能。星湖山清水秀,岩峻洞幽。蠡湖,五大湖之一,自古就有银河“天上残滴”之称。星湖湿地不仅是“鸟类天堂”,更是家庭规模的亲子乐园。无论是与我们的小水鸟互动,还是了解湿地和天象,或者是在湿地观鸟与丹顶鹤互动,或者是在湿地玩沙或者在草地上玩耍。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