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十点”——信阳市供销社工作重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实施意见的通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方案(供销经字[2018]40号)等文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信阳市委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信发[2016]6号),结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1 经市社会研究,制定2019年至2020年信阳市供销社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要点(《供销十条》) 。
一、加大力度推进基层社会建设
2019年,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国基层供销社“一社一卡”管理系统信息,建立基层合作社档案建卡,实现基层动态管理推动基层合作社精准政策落地。 提高基层发展质量,更好发挥涉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 加快基层合作社恢复重建和分类改造,坚持合作社开放原则,灵活运用合作共建、借力发展、巩固扩大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合作社,逐步恢复服务能力基层合作社。 根据省社保基层供销社分类改造实施方案,要求恢复重建5家基层供销社。
2020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全系统融入乡村振兴,丰富农民基层社会服务内容,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引导支持基层合作社加强与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项目合作,共同开展生产经营服务。 创建百强县级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合作社、星级合作社,引导县级合作社增强综合实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探索创新,增强专业合作社硬实力
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提升,全系统带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联会15个。 加大力度支持从事茶叶、油茶油等信阳特色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创新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模式,以合作社为支点。 专业合作社党的建设主要是将党组织在组织指导、政策宣传、群众动员等方面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在技术、规模、专业、市场等方面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能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进入市场的化程度。 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等紧密联盟,增强组织活力和参与市场竞争力。 按照“典型引领、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县供销社将建设至少2个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示范点。
2020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水平。 要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进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 及时推广发现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扩大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影响,切实加强基层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成员之间的组织联系、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
三、积极努力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19年是河南省供销社“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年”。 要积极参与全省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为我市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开好局。 各县区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建设至少一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试点,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争取县区配套资金,实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突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支持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托管(流转)、农资、化肥配送、农机、农技、粮食仓储、管理、购销等综合系列服务,实现“农民外出务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
2020年,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全面推进我市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增加覆盖面,完善现有农业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服务方式、服务内容。 提高农民服务成效。
四、着力提升土地信托规模和质量
土地信托是供销合作社体系服务农民最直接的起点和切入点,也是农民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生命力。 2019年,全系统将在基层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民服务中心、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开展土地信托业务,依法为农民提供选种、种苗供应等服务。自愿、补偿。 进行育苗、机械耕作、配方施肥、统一防治、机械收获、烘干仓储等单一、半管理或全管理服务,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 全系统土地托管面积应达到77万亩。
2020年,全系统将继续总结、梳理、规范和完善以土地信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确保高效支农、高质量发展。 全系统土地托管面积要达到100万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
五、巩固开展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
认真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信阳市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参与农村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方案》。 2019年,光山县环境卫生一体化和水环境治理的实际做法将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内复制推广。 不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克服困难,筑牢工作基础,加强与各县区委、县区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努力承担环境卫生综合工作任务。
2020年,我们将继续丰富内容、完善服务、提升效果。 真正让环卫一体化工作成为供销社服务美丽乡村的有力抓手。 我们将把“光山经验”升级为信阳品牌,成为信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加优秀的利器。 工作亮点。
六、加快推进农村电商
2019年,加快建设完善“1+9”全市县级电子商务网络,引导平桥区、罗山县、浣川县供销社打造供销网- 设县级运营中心。 大力整合系统资源,推进供销电子家居基层综合服务网点“345”一体化建设,做大做强一批综合服务网点,努力实现全市“一盘棋”。 充分发挥信阳供销电商联盟作用,促进信阳地区特产销售,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助农,包括与省供销对接茶叶节期间电商联盟联合开展信阳毛尖茶全省促销销售活动。 围绕打造“新之味”等“有机、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大与农产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的联合合作,推动农产品、超市、农副产品对接。批量化、农商化,促进地方特色产品跨区域、规模化发展,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打通销售渠道。 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供应和技术服务、农产品进校园、电商农产品质量检验追溯系统等创新供销电子商务试点建设。 建成200个基层供销电子家居综合服务网点。
2020年,围绕农产品上涨趋势和日用品工业品下降趋势,推动各类电商平台和系统实体网点融合发展,加快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的乡镇物流配送站和村级物流。 配送点,着力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基本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格局和全市供销社市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供销e家基层综合服务网点达300多个。
7、加强和完善供销物流体系
2019年,开展连接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终端的全程冷链物流和绿色生鲜优质配送服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以及县供销社、直属企业、基层社区对接,促进供需对接、产销对接,打通农副产品进城“第一公里”积极建立功能齐全的物流配送体系。 加大与益农信息有限公司在邮政物流、农业等部门的合作,提升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建立物流分拣配送中心,开展农村快递业务,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信阳市供销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系统仓储物流系统开展物流配送、商品流通等多种形式的业务。 调查筛选合格仓储物流主体,鼓励和帮助县供销社建设和改造含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仓库。 充分发挥供销体系网点多、覆盖率高的特点,积极参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终端网络,参与建设农村地区的公共配送中心。
八、合作金融业务稳步发展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增强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需要。 2019年,我们将加强与信阳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对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应用。 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按照会员制和封闭性原则,依法依规开展农村资本互助合作,前提是不吸纳外来存款、不放贷、不支付固定收益、不跨地区开展业务。 积极稳妥推进淮滨县、石河区等地区互助试点。 继续推进安全协调业务。
2020年,我们将与农村金融部门合作,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存款、贷款和信用担保业务,为农民提供小额、短期、无抵押的生产资金援助。 积极推广与农民生活相关的健康、医疗、教育等保险业务,开展农业保险,建立网上支付平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便捷消费需求。
九、积极申报并推动项目实施
近年来,国家总部对原有的项目申报模式和资金使用方向进行了修订。 系统内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个方向。 专项资金使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服务农民的宗旨,以农产品电商业务为引领,服务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
2019年至2020年,要按照“新网工程”项目申报指引和实施细则,积极培育项目资源,根据项目立项分析、论证和论证,选择带动能力强、潜力大、前景好的股权投资项目。评估。 积极配合省政府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努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资金使用必须兼顾股权上下衔接和业务整体协调,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要求,实现系统联合、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形成形成服务农民的合力。
十、继续做好供销社扶贫工作
一是大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社联合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和信阳市供销社《关于发挥供销社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稳定脱贫攻坚为目标,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 积极开展综合服务帮扶,重点加强电商扶贫,大力推进就业扶贫。
二是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市公司持续加大对扶贫村的帮扶力度,协调整合资源,创新帮扶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工作指导,推动扶贫措施落实,巩固脱贫成果。 各县供销社要积极动员、整合各方力量,认真做好对口帮扶贫困村的帮扶工作,重点发挥帮扶地区直属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拓展帮扶范围。商务服务网络延伸至救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