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女兔帮

盛夏丨攀西的阳光

更新时间:2025-02-08 19:00:56 浏览:

盛夏丨攀西的阳光

出四川盆地向南就是攀西。这里是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受云贵高原气候影响,全年日照充足。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这里的阳光明媚温暖如春,让人流连忘返。

欲到达攀西,必须先翻过驼雾山。该山位于雅安市石棉县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交界处。从川西到攀西,似乎是一道坎。当我们到达时,山顶被白雪覆盖,高速公路结冰。但翻过这座山,进入大凉山安宁山谷后,温暖的阳光拥抱了我们。天空纯净蔚蓝,山水清新明亮,是三月春天的温暖色彩。

首先,我住在德昌县。德昌虽然阳光明媚,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刮风的。暖阳照耀下,常常有风吹过,但却是那种不冷面的柳风。县城周围有很多风车,在阳光下不断转动,成为一道现代风景。城内有一座凤凰阁,高高矗立在安宁河畔,犹如德昌的凤冠。

会理市与德昌县毗邻。这里阳光很好,但是风很小。会理古城历史悠久,位于四川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上。被誉为“川滇钥匙”,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古城保存较为完好,凌霄塔高耸,四条古街四通八达。典雅古朴的城墙和高大的门楼,以及被践踏的黑石街道,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因为明媚的阳光,会理古城少了些阴郁,多了一些明亮。一串串鲜红的灯笼、刻有铭文的匾额、随处盛开的三角梅,无不呈现出阳光的色彩。

或许是因为距离云南较近,攀枝花市的阳光较多。木棉(又名攀枝花)在这里终年绽放,也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

我们到攀枝花的第一站是米易县。米易位于安宁河下游。古称米邑。相传是“三皇五帝”中第二位皇帝颛顼的出生地。素有“颛顼故里,阳光明媚的米易”之称。流经县城的安宁河被大坝截留,形成城内较宽的湖泊。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粼粼。河岸上长着大片绿油油的树木,鲜艳的木棉、紫荆花盛开。街道和建筑几乎淹没在绿树花海之中。入夜,华灯初上,迎接新年。各种象征吉祥幸福的灯笼色彩缤纷,安宁河披上了喜庆的喜庆盛装。

来到米易,我每天至少早起一个小时。当我打开窗户向东望去时,天空又出现了绚丽的黎明,我确信这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很快太阳就会升起,温暖的一天开始了。快乐地走进光芒中,跑步、拳击或漫步,让光芒在你的身上涂上温暖的色调。早上,我们将趁着和煦的阳光去县城逛逛市场。丰富的产品会让我们眼花缭乱。水果特别多,比如芒果、榴莲、柑橘、番石榴等。

米易是傈僳族聚居区之一。距离县城十多公里的山里,居住着千余傈僳族同胞。我们穿过疗养胜地太阳谷,走进他们的家新山村。村子广场中央,矗立着傈僳族始祖赤尾的塑像。其鞭策马,十分英勇。广场旁边建有一座民俗博物馆,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民族的繁衍过程和生存状况。但最好的说明是那些层层叠叠的梯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山坡,从路边一直延伸到山谷。乍一看,它又陡又深。正是在这样的荒坡上,傈僳族的祖先坚持不懈,耕种了大片耕地。由于海拔较高,被誉为“云上梯田”。这些梯田位于山上,一层一层紧挨着一层,中间没有任何开放空间。已经是隆冬了,梯田里的旱粮都已经收完了,空荡荡的,为下一季的耕种做准备。梯田大多积满了水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镜子一样银光闪闪。

盛夏丨攀西的阳光(图1)

从“傈僳族”二字可以看出,傈僳族先民的生存繁衍主要依靠采集和种植。除了在梯田耕种外,他们还利用充足的阳光大量种植水果。如今,随着公路通村,游客数量与日俱增。傈僳族同胞在广场、路边摆摊,生产销售新鲜的芒果、苹果、葡萄,以及加工的芒果干、红薯干、柿子等。

从米易县到延边县的路上,阳光下出现了一条三岔河。发源于冕宁县菩萨山的安宁河与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的雅砻江在这里交汇拥抱,然后携手流向金沙江。明媚的阳光反射在宽阔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金色的光芒。

延边也是一片充满阳光的土地。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多以竹子为生,所以这里的原始民族被称为“哲人”,延边也被称为“大泽”。晚上,当地朋友设宴招待我们,我们倒的杯中都是浙酒。延边县城依雅砻江流域缓坡而建。城内有月湖公园,周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掩映。住在月湖边,白天可以享受明媚的阳光,晚上可以享受怡人的月光,这是一件优雅的事情。城内街道四通八达,建筑物鳞次栉比。满街的火焰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如火如荼地绽放。

距延边县城数十公里处,有一个以太阳湖为中心的生态公园。湖中碧波荡漾,水鸟飞翔,还有几艘游船。湖边的棕榈树、仙人掌、芦苇、翠绿的草原、时尚的建筑、小桥流水,与冬日温暖如春的阳光,共同描绘出一幅亚热带风情画卷。对于一些正在读书的中小学生来说,喜鹊一般都在阳光下活动。另一片草坪上,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彝族妇女在跳舞。

当你身处雅砻江畔时,你的心早已奔​​向金沙江。最后,我们来到了金沙江大峡谷。只见两岸悬崖峭壁陡峭,其中稀疏地生长着低矮粗壮的松树。汹涌的金沙江深深切入云贵高原,成为四川和云南的天然分界线。站在栏杆上俯瞰壮丽的大峡谷,可以看到汹涌的金沙江穿山而过。河流被陡峭的山脉挤成一条狭窄的线。明亮的阳光照进幽深的峡谷,在蓝色的河面上投下山影。

离大峡谷顶端不远,有一个彝族村寨,名叫“依沙拉”。由于面积大、彝族同胞多,具有独特的风格。村里的房屋红墙黑瓦,雕梁画栋,精心布置,错落有致。巷子蜿蜒曲折,犹如迷宫。村边有一棵百年树,枝干盘旋,叶婆娑。站在树下,彝族村落尽收眼底。

和攀西的很多地方一样,雅沙拉也是一个开满鲜花的村庄。屋前屋后,星星点点的鞭炮绽放,形成挂花瀑布。一树树山的樱花在村口盛开,绚丽如云。

米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编辑丨七竹

你可能感兴趣的